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弋:揭开生活怪圈之谜让人切齿?

(2008-11-27 00:07:59)
标签:

猪肉

怪圈

城里人

商贩

阿弋

北京

杂谈

分类: 新闻及其新闻人物专访

阿弋:揭开生活怪圈之谜让人切齿?

   生意人有个恶习,涨价容易降价难。很多商品都只是涨价不降价,大气候价格下降,小气候降价就很难。比如说煤气(北京),送上门的都是85元一罐,而且大多数是自己用汽油转化的液化气,原先这样的一罐煤气也就是60多元,最近煤气降价了,还是85元一罐。卖气的不管那些,解释说都是电视上胡说的,进价就高,真的是进价高吗?还是自己想多赚昧心钱?还是所谓的市场经济没人管?很多私人送气的根本就没有执照和资格。

    生活食品和用品都在降价?而真正到百姓手里根本不是那回事,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自定和霸道交易似乎给了一些商贩空子。色拉油受到大市场的冲击,超市里倒是真的降价一些,小超市价格还是那样,大部分副食品根本没有降价。

    猪肉的价格更是影响大市场行情,央视报道养猪的农户一头猪赔本50元,养猪的农户叫苦不迭,当地政府补助不够让养猪的失去信心。贩卖猪的商贩一头猪能赚一百多元,卖猪肉的商贩一头猪能赚300多元,一头猪中间的400多元全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了,所以我们总是吃9元钱以上的猪肉,本来可以吃56元的猪肉,变成高价肉。原因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的价格失控,国家没有制度和法律规定价格的利润差额,一头猪不管是多少成本,中间环节不管经过多少手续和贩卖者,如果控制价格利润在35%以内,我们就不会吃不上便宜的猪肉,中间环节、养猪的也不会赚不到钱。同样如果所有的商品定价不能超过35%,那么我们的所有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都不会很贵。如果把超过35%的利润列为不当得利、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那么暴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还会存在吗?同样生活用品、日用品也是有指导价格出来,谁还敢自己标价和漫天要价呢?有政策还有执行力、监督力。如果成立价格违法执法队伍,采取没收、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监督不力、执行不严的一些法律罪名,看看物价市场会乱套吗?市场乱套和一些政府有关,不管不问,管而不严,方法不对,政策不规范。

    很多饭店根本没有取消自带酒水、包间费,价格翻倍暴利横行。就拿猪肉涨价上来的菜谱价格,原先一斤猪肉3.8-6.8元时候,菜价68元,等猪肉价格15-20元的时候,菜价涨到了16-28元,至今9元的猪肉还是1628元。涨上去就降不下来,完全是一种欺诈行为,为什么有些部门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电视报纸总是说煤气降价了,实际是那些有本有证的人在享受降价,而数以千万计数以亿计算的流动人口根本享受不到减价、降价的待遇,不是一种投机、欺骗又是什么?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凭什么额外增加生活的成本?难道不是一样的人?整天喊着取消城乡之间的差距,现实是越来越严重的划分城乡待遇。身份证是证明国籍和身份的,凭什么就成了城乡的分水岭和鉴别标准?北京的农行办信用卡,它自己银行办卡规则上明明写着年满18周岁到65周岁的公民可以申请,没有说明非北京人不办,可是外地人就是不接受申请,连表格都不给你,这不是歧视是什么?民生银行说什么带村、镇、委、街道字样的一律不办理。是什么意思?不还是歧视外地人和农村人?农村人就没有信用?我看农村人更有信用,起码人家有地有房子,城里人有什么?失业的危险时时存在,银行的风险更大。

   话说回来,价格不稳失控,实际就是歧视的结果,政策帮助不足。假如允许和帮助那些养猪的农户直接进城直销猪肉,农民会难过吗?会把暴利让给二道贩子、中间商吗?有的流通环节根本没必要,所以城里人吃什么都是贵的。那些烂超市进店费高昂,谁允许收取进店费的?不过是陷阱而已,变相敲诈而已,店规也要遵守法律才是!

    关系到生命的药品也能私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药品价格实在是太离谱,有时候买的就是广告、包装。商品的包装太离谱,一盒月饼经过包装贵到没有边际,那些管理者瞎吗?为什么过去纸包装的药品没有了,为什么分片卖的药品成盒成箱卖?当饭吃吗?是药品的药量不足了?还是掺假了?吃药品如同吃糖豆,国人都成了药罐子?

   市场应该有规矩,不能无度!任何商品的包装费、广告费、工艺成本都不能离谱,不能向山大王一样允许霸王经营,都有要有国家的价格政策。自由市场经济不是胡来经济。物价的怪圈实际就是管理上有误,缺乏制度和规范,才有暴利横行现象,才有霸道的经营和市霸的出现。

  目前,流动人口众多,生活成本太大,主要是身份的歧视行为造成的,不是本地人什么优惠政策没有,更别说全民的大众的失业保险、就业保险、医疗保障了。弄得一些人城里人不是城里人乡下人不是乡下人,只能在城里当下等人,做当代的“流浪者”、“流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