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者专家不啻耍猴人,废物居多。
说中国学者就要说中国教育,都说中国教育失败了,实际中国教育不是失败了是落伍了。
中国教育是观念教育,不是应用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落伍的实质所在。
学有所用是大家的共识。大家都是嘴上说,见不到实质性的改变。
教材陈旧也是一个教育的软肋,例如中文专业依旧在学五十年代的《文学概论》,什么形式和内容纯属误人子弟。《文学概论》就是文学的牢狱!
模式教育不适合中国,也不适合任何国度。
我们的学者和专家太专业,太玄虚。教授不是老师,是机械的传播手。学者、专家编写出来的教材空洞,都是不可以应用的高深“学问”。
教育不只是培养“学者”的,是授人以生存之道的。
我们的教育像克隆,院校出来“人才”都一个样子。教育应该是培育人才,不是培养背诵专家的。我们教育的文科生几乎都是背诵高手,不是创作、创造高手。
我们教材除陈旧外,就是高深,主要的是没有应用性,是理论教育不是案例启发教育。有些答题就是一个答案,就是死性的。事实上生活中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一百个,一万个。
教材太理论化是没有好处的,只有危害和为害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扼杀学生的智慧。
我们的教材改变才是真正的真理。我们就说中文吧,什么《古代汉语》、《古典文学》、《文学概论》都是什么年代的教材?各个大学自己知道。为什么培养不出作家?就是因为教育目的不明确,教材陈旧,教授也是个机械手,不是具有智慧的启发者。
中国教育不是失败,越办越红火红红火火培养木偶。
我们很多大学生毕业是鹦鹉,不是展翅的大鹏。
中国教育落伍是观念的落伍。很多专家、学者只知道造新概念,新框架,不知道社会的需要,脱离社会太远,故弄玄虚讲高深。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能够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是简单的,不是很复杂的,是学者、专家卖弄的迷宫哑谜理论误人子弟。
有很多道理是简单的,学者、专家就是不简单地解释,玩的太虚,没有责任心。
创造性永远是人类智慧进步的阶梯。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启发人的智慧潜能,有创造和个性发展才是学生的出路。
我们在看看会计专业,学商业和工业会计的,到了社会简直就是废物,要重新学。学校就不能把商业和工业的整个流程和操作方法教给学生吗?搞的大学生毕业像小学生,还要继续学习和实践。学校就不能把在职的会计请来教育学生,传授技能吗?我们国家大多数教授都是什么人?就是靠高深的论文糊弄人的人,就是靠年限涨工资分房子的人,到处讲学赚取外快的不本分的人。
我们的学者、专家都是什么人?虚荣的人,卖弄学术的人,和街头耍杂耍的人唯一区别是他们会用所谓的理论糊弄钱,耍杂耍的人要靠技能。也就说一个靠体力,一个靠脑力,其实都是杂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