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语言忽悠
牋牋 过火了
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策,可是自从有了赵本山的小品一口大碴子(玉米)味后,全国方言主持人(特别以湖南、辽宁为重)、小品演员、影视演员开始以地方方言出现在电视、电影里,甚至成风。那么我们要问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变了吗?
目前,特别是影响大的地方卫星电视主持人,以辽宁、湖南为重,清一色的用地方方言主持节目和表演节目,为什么?是有意识的和国家对抗?还是有其他的什么目的?
国家的政策法规不能成儿戏!作为宣传和舆论工具,应该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倡导者、执行者、支持者。现在很多电视、电影风行地方语言,为什么?是为了增加艺术性还是艺术效果?
更让人担忧的是有些地方教师讲课的时候和学生交流的时候都用地方方言。
我国自解放以来一再强调在公共场合和服务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讲普通话,四川、湖南、重庆、广州连火车站的售票员现在都懒的讲普通话了!
笔者接触一位湖南某大学生毕业生,说出的话都听不太明白,不知道他们在学校到底用什么语言教学,学生出来讲的话只有地方人能听明白。
上海更出新彩,公务员要会上海话?请问,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还是上海地方的?活着的没受过教育的上海老人还有多少?有多少人是过去真正的上海人?必定是少数。有部分本地的干部会上海话就可以了。为什么全上海的公务员都要学上海话?而不是普通话?
赵本山的辽宁话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小品可以噱头,电视剧也那么做为什么?赚钱不要国家政策和法规了吗?
忽悠就是欺骗,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和态度。
我们国家民族众多,语言复杂,统一语言实际就是统一领导,就是方便交流共同提高,现在电视剧里、电影里到处是方言,过去有过吗?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武林外传》各色方言都出现在剧情中,他们想把中国的影视语言带到什么地方去?
语言是为了交流的,各地教师效仿、主持人、演员跟风,实在是欠思考和冷静,更不负责任!
赵本山以小品噱头搞笑出名,这无可厚非,但是在电视剧里反复出现地方方言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湖南卫星电视台影响很大,主持人却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不说,还时常用地方语言。
地方语言只能在民间使用,普通话是官方语言,国家有政策和法律,大家作为舆论的前沿人物要以身作则才是正确的。
语言不是小事情,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思想的问题。诸位演员、主持人、教师、领导爷爷奶奶们考虑考虑我们国家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