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本是文化人最大的劣根性
最近网络文学界闹的沸沸扬扬出现了很多让人意外的言论和“网络事件”。最让人感觉不理智和实事求是的是关于“质疑徐志摩没有才华”的言论。
韩寒有些过火了。
文学的价值和作用不能用当代和现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需要来评价,对待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家要有公允的心,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有正确的批判观点,评价的出发点必须是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中。
徐志摩是现代大诗人,是人们公认的,他的诗歌现在也有人能背诵,说明他的诗歌影响是深远的,是充满灵气的,是有文学价值的,无论在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有可以留鉴的价值。
韩寒将来自己能否达到这个高度都是值得怀疑的,自不量力地去乱评价徐志摩有些欠妥当。
韩寒不过是网络上的写手,写手不等同与大师,暂时的风光和红火不一定就意味着你有将来。现在就有许多人不承认他的所谓的“文学作品”,将来说不定怎么评价他。
人贵有自知之明,韩寒还是好自为知吧!
文学需要争鸣,争鸣要有历史的观点,要公允,要有无我的境界,轻易的断言或断章取义都是蔑视历史和历史时期的文学。
轻妄地发表不适宜的言论来评估文学历史价值是对文学的玷污,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的文人和作家现在不知道怎么了,写不出好作品就靠奇谈怪论哗众取崇有沽名钓誉之嫌。
有些自我标榜文化人的人靠挖祖宗的坟扬名,实在太卑鄙了,把否定历史文学价值做“文化叛逆”实在欠妥当。
忘本是文化人最大的劣根性。
文学表面看没有继承,实际内涵里是有很多的继承。文化人不能有了点所谓的名气就忘乎所以自以为是,靠否定前辈和祖宗来自诩自己炫耀自己。
文学真正的叛逆精神是时代精神,不是否定以往的文学概念和作品。
没有科学的态度和历史观念是很难对文学提出批判的,是很难实现公允的,出发点都错了还能有什么评论的价值和意义?
写作本身就是种责任,一时的风光不意味着永远。
文学也是人学。做人才能做文。轻妄、浮躁、妄自尊大都是缺乏素质的表现。
否定别人成就的人终究会被否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