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pic.sohu.com/images/oldblog/person/2006/4/4/1144165344241_4128.jpg钢铁是怎样没炼成的
大家都知道,炼钢铁的条件很多。一块钢的形成需要一个很复杂的程序和工序。从铁石的采取到运输到钢厂,到投炉,到出钢和冷却,到压制成型是一系列过程。这里面需要很多人的配合和辛勤的汗水。采石有生命危险,运输有交通事故危险,商人有赔本的危险,钢厂有亏损的风险。
风险无时无处不在。
我们的教育是育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真正根本。
教育就是炼人!
炼人怎么炼?历练。
我们的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都寄托在正在成长的学生(青年人)身上。
教育担负着未来。
教育不仅是国家之本更是世界之本。
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离了教育就背离了发展的路,甚至灭亡。
教育也就象炼钢铁一样,有复杂的过程和工序。
先说环境,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全国的学校有多少基础建设如XXX政府大楼,有多少如XXX银行,有多少人愿意给教育捐赠?办学无论世界各国和历代都需要社会和热心的人的捐助。
说到捐赠、捐助,笔者接触过一为热心企业家,他愿意把自己的热心和资金贡献给教育事业。结果怎么样?捐款了,吃了大亏。按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文件精神,他应该享受税收抵顶资格。可是,地方财政和税务部门就是不给核算。结果,捐赠的热心冷却了。这还不说,地方领导和财政、税务反复做他工作,要求他顾全大局。
什么是大局?完成地方税收就是大局?教育不是大局???
再说,师资力量和待遇。教育的工资低到基点,这是谁都知道的。有的地方,低也就是了,可是,三个月不发,半年不发,三年不发什么意思?没钱?
没钱乡镇的领导桑塔纳可几乎都换宝马了,没钱镇政府甚至比市政府都豪华,没钱整天在歌厅、酒吧、农家菜馆常见他们出入?
没钱就养不起好的教师,地方偏远,待遇低,每人愿意去。农村教师队伍中有多少不和镇、县某些领导没关系?教师素质差,队伍低能也不是不存在。
考出去的学生拧死不回家乡。哪怕在大都市受到歧视,也不愿意回去。什么原因?还不是因为待遇问题?
有的教师论文不如学生作文!耻辱!
再说不想回去支教的毕业生。考出来不容,他们从到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就根本没想再回去。沉迷于幻想中,而不是理想中。过着寄生的生活,没钱伸手就向家里要,要了钱进网吧,进咖啡屋,进夜总会,处女朋友。有的把家几乎搞的倾家荡产,父母卖血的事情都发生过。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成熟和贪慕虚荣,先是搞对象,然后攀比,你买一千元手机,我买三千的,你买MP3我买手提电脑,你买裙子我买纱,你买纱我买绸。家庭实在不好的,骗男友,骗了男友骗社会人士。男人也要有钱和有车。廉耻和她们仿佛没关系。
女生中更严重的是,出租自己,出入酒吧、歌厅做“三陪”。
再说整个教育投资体系,国家投资本身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有健全的教育捐赠、捐助体系和法律支持。我们有吗?
教育体制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固步不前和放的过开都会出偏差。
教材也与问题。就拿中文来说,用的教材内容80%是五十年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认识已经有了突飞猛进,教材硬把人拉回历史。历史是有历史课程弥补的。学中文还要学历史???特别是一些题材、体裁,创作手法都有了变化,已经被社会接受的。教材还是死记硬背的内容。
创造性、思考性、提示性、应用性都是比较薄弱的。谁听说多少中文系毕业的成了作家、诗人、剧作家???
模子化教育什么时候结束?
搞的刚毕业的学生社会不愿意接受,有些单位一听是刚毕业,脸立时拉下来。
为什么毕业三年以上的学生有单位要?回答是,一有磨练的经历;二相对成熟;三知道活着难,知道珍惜工作;四已经脱离了学校的“某些影响”。
“废物论”是偏激,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和存在的因素。
“废物论”不是小问题,简直成了社会问题。很多学会计的不会下帐,学技术的不会应用。学管理的自己本身就没组织能力。傲气可比谁都高。
“我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是不会把知识变技能,你怎么着?大不了不干了。转身走人。
三年一过,明白了。社会大学才真正是学会生存的大学!
素质教育、应用教育、案例教育是不是该多些???
钢铁是怎么没炼成的?原因不只是上边说的,它还有很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