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学》还有多大价值呢(三篇)

(2007-04-29 10:39:42)
分类: 杂文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本小说。《红楼梦》的时代过去了,剩下的只是历史的风尘。月亮还是那个年头的月亮,“换了人间”。我们还是“还看今朝”吧!
研究《红学》其实实际意义不大,读者自会对《红楼梦》有自己见解,谁会在看小说前去看《红学》或看完《红学》去看《红楼梦》?再说了,时代不同了,理解能力和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了,认识水平和能力都不同了,你现在研究成果对以后没多大影响。
我不否认学术的价值,但《红学》的价值好象并不很重要,从文学角度来讲,《红楼梦》自己就在做着证明和陈述,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贾宝玉,有一万个林黛玉,今天的贾宝玉不是以前的贾宝玉。林黛玉不可能再有了,贾宝玉也不可能再诞生了。鲜活的形象各个时代都有,价值观都有所不同。你现在塑造一个“林妹妹”出来,还不让人贬低死,不用葬花了,葬心就是了,首先要让她看精神病医生去。
文学价值是《红楼梦》本身的,不是研究出来的,研究出来谁看?都谁认真看过?不就是圈子里的人互相传传,相互抄抄,你一本我一本,扩大到什么层次了?还不是学究们自己曲高和寡,自我陶醉一番就结了?
《红楼梦》文学价值没人去贬低,历史价值自有历史去给予,靠的是它本身。
研究《红学》“红人”才是真的,研究《红学》显得学问高啊!傲视文坛和学术界啊!物理、化学、生理、医药等理化科技研究为什么就“红”不过《红学》?理化学术研究涉及国家终端机密,保密是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写、说、捧”。时髦说“抄作”。
《红学》最有现实意义的应该是,作者曹雪芹是为什么草席卷身下葬的?作者有如此文学之成就,为什么会有如此下场?他的经历对我们现在有什么意义和需要反思的?
文人在任何朝代都是用则上,不用贬。
现在有多少作家、诗人在流浪?“北漂”中有多少作家、诗人、书画家在困境中度过?难道他们就没有希望写出和《红楼梦》一样的未来文学经典作品?
该研究的没研究,不该研究的研究了一大堆,还有多少书在仓库积压?
研究《红学》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纸张、油墨?研究者的工资、各种待遇又是多少?
成果是用来享用的,用到实际的。《红学》能干什么?精神享受?笔者郁闷,看不懂,难说享受,到感觉难受。
说《红学》我到想起现在的易中天的《三国》“浮浅”的幽默,让历史好看了。听说学术界不承认易先生的“学术价值”,说人家是“平民学者”。我就纳闷了,谁不是平民出身?难道老学究都是封建社会的遗老遗少?我记得不是啊?活着的都是“五四”时代用激情和鲜血换新天的热血的青年啊!他们当时可是和封建社会、顽固思想不共戴天的。
话说回来,《红学》浪费的实际是学术界自己的生命和时间,除了挂点“高深、高资”权威的名头得到什么了?
文学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研究不如写点作品出来。
刘心武可谓大师,他一个人研究就够了,那么有人说了,学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么我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叫声就杂了,草多了花多了,不知道哪棵常青,哪朵有毒?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最后不了了之。实用、使用价值何在?
文学是不需要费多大经历、时间去研究的,靠作品说话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我们走到大街去问,我敢说,你问刘心武是干什么的?我敢保证,百分之七八十人会回答,著名作家啊!保证还会说《班主任》的作者啊!回答者还会用轻视的眼神看你说,连刘心武都不知道?没文化!你要问《红学》是什么啊?回答反成为疑问,《红学》是什么?《红楼梦》知道吗?回答肯定是:知道。
笔者结论,文学是创作的,不是研究出来的。


贾宝玉是个废物形象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的确很高,高在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红楼梦》内容涉及广泛,可以称作百科书。它所反映的封建社会思想对我们今天到底有多大的价值,还值得商榷。作为文学范本《红楼梦》的确是本很好的图书。
原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过,在当时那么缺乏电视剧的时候,凡响应该说一般或可以,新拍恐怕有难度。难度在于你必须超越。怎么超越?《红楼梦》用声、光、色的元素恐怕难以表达完全它的内涵。
再说《红楼梦》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除了看到里面的主人公整日无所事事外,没看到什么东西,不就是封建社会怎么颓败的吗?它能给我们多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我们还担心复辟吗?
据说拍摄《红楼梦》要耗费很大的资金,有那资金为什么不塑造一个不屈不挠、意志坚毅、诚实信守、富有开拓精神的当代人物形象?
贾宝玉是个废物形象。他整天游手好闲,除了读书就是和丫鬟、小姐、姐妹们搞异性游戏。中国现在的花花公子也不是他那样子。
贾宝玉阴不阴阳不阳,算什么人物?如果放在当代,当代林黛玉都不会喜欢他。如果喜欢也会喜欢他家的钱而已。
那个时代过去了,历史不会重新上演了。《红楼梦》的存在贵在文学价值,不是影视价值,它到在某些人眼睛里有经济价值,就怕打错了算盘。
贾宝玉形象很难和当代挂钩,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我们的社会现状是,人人努力工作,争取现代化的生活。那个时代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富豪的子弟也不象贾宝玉,虽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终究不象他那样整天泡在女人堆里吃胭脂粉。
贾宝玉的形象根本没可塑性。一群女流围着一个男人转,既无现实意义又没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
颓废的形象能说明什么?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批不批没人学他,也学不起。经济条件就不具备,法律也不允许!
《红楼梦》还是图书好看,好看在精到的语言。原版的《红楼梦》电视剧我只看过两集,感觉太拖沓,太缠绵。
《红楼梦》完全是封建社会妇女们消遣时光的书。当时,没有真正的文人雅士去看它,否则曹雪芹也不会遭遇席子裹尸的下场。
我们现在不是不需要大制作,大的历史剧目。怎么就没人去拍摄岳飞?怎么就没人去拍摄孔子、孟子?怎么就没人拍摄古代那些民族精英们?
《大长今》实际就是韩国一个医生的妇女形象。为什么在中国有如此的反响?那就是气节和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
《红楼梦》能圆谁的梦?
贾宝玉一个阴阳不是的废物,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动力?也去吃胭脂粉?
贾宝玉是个两性人   文 / 阿弋




贾宝玉一点男人的气质都没有,尽管《红楼梦》中表现贾宝玉的时候写他是男人,他总是和女人在一起。做的事情都是婆婆妈妈的事情。
风花雪月在贾宝玉身上表现的淋漓但是不洒脱。十分的缠绵不说,一无是处,没有任何男人的作为。
贾宝玉实际是个思想颓废的人,是个没有理想愿望的人,就是个废物形象。
贾宝玉无所事事一无长处,二无能力。有他这样的人,贾府和封建社会不会不灭亡。
贾宝玉喜欢吃女孩的胭脂唇膏,不知道是以此为名亲女孩还是有癖。
贾宝玉的形象有些猥亵,思想淫乱。他对林黛玉的情感到底是真假实际只有自己明白。贾宝玉不男不女所作所为女性化及其强。
你说贾宝玉是个男人,他哪点表现的是男人?你说他是女人,他又不是。他的年龄不大,确有很多超年龄的性意识和行为。颓废不能完全概括他,因该还有别的词句。他还不游手好闲,只是在女人堆里混。
贾宝玉会不会是个两性人?
如果猜测对,是有道理的。他在行为上有女人的气质和举止;如果猜测不对,那么他是什么样的男人?没见他的男人之举。
贾宝玉实际就是个废物形象。我们不知道反复拍摄贾宝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的确很优秀和经典。如何把它的艺术性发挥在影视上是很头痛的事情,无论拍摄《红楼梦》电影和《红楼梦》电视剧都是有风险的。《红楼梦》故事情节平缓,只是“葬花”、“哭林”有点戏剧性,其他还有什么?也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我们能通过贾宝玉学到什么?恐怕什么也学不到。
贾宝玉不男不女的形象实际说的是没有脊梁和思想高度的人,是任何时代都会有的人。整个一个“花痴”。如果在当代,没准是个寄生虫。
贾宝玉的爱情观不是很坚定的,尽管他爱林黛玉,但是他的感情也游走于其他女孩的身上。
贾宝玉不是真正爱情的代言人,整个就是个两性人的精神自慰。
贾宝玉的行为处处是女性化,有及其强的女性特征。
曹雪芹是把他做男人写的,这个男人却没有骨头。没有男人的精气神。
你说他是女人,也有男人的表现。
怀疑贾宝玉是个两性人,是因为没见他和哪个男孩子玩耍过,总在女人堆里厮混。
婆婆妈妈的贾宝玉要是生活在今天也是废物一个。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代贾宝玉也不少。随着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许多富翁,富翁的子弟很少有上进的,也是处在女人堆里的,这样时间常了,也会在思想上变异。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表现的女性特征很多,同时又有男性特征,不是两性人会是什么?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