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文 |
记者文学结合体
结合体性质:文学+新闻结合体
现任掌门人:阿弋
创始人:阿弋
创立日期:2006年9月1日
新文体:用新闻的角度+文学评论关注社会动态、事件、人物
结合体宣言:
不是门,不是派。只是一种写作方式,一种体裁
运用新闻的敏锐语言+文学评论结合的方式,关注社会中的动态、事件、人物
文章讲究公平性,对事不对人,不留任何感情色彩。但是,对公德、道德、公理、正义、法律做坚决的捍卫
准则标准:用事实说话,法律为准绳
文章特色:
有真实的新闻事件、人物背景,有文学评论的尖锐
结合体关注目标:焦点、难点、看点、视点
结合体口号:路见不平拔笔相助
结合体宗旨:
运用新闻的敏锐和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真情
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美德,鞭笞丑恶现象
感恩、奋斗、责任、真诚、守信、勇敢、警醒
结合体圈子:
中国新闻记者圈子:http://circle.blog.sina.com.cn/g/zgxwjzq
申请加入:
热爱新闻事业的
热爱文学事业的
专业的非专业的
总之,喜欢运用这种体裁
理论探讨: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裁,丰富体裁理论
创始人简介:
胡革纪,笔名:阿弋、古风、阿纪.旅俄三年,现居北京。
1966年生人,38岁,汉族,中文大专学历。曾做报纸编辑、记者和杂志主编。
《中华名流•建设文化卷》主编。
现为作家、编剧、制片人。
1983年至今在全国各级报纸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4000余篇(首)。
著作:《走出黑森林》、《青春的梦呓》、《 触摸心灵》、《错过》《粉红嚣尘》、《我用百年换你不孤独》等报告文学、诗集、长篇小说、剧本共十余部。
email:ayi7777@gmail.com
qq:195471409
msn:ayihgj@hotmail.com
创始人博客:
阿弋记者文学:http://blog.sina.com.cn/m/ayi
探索文章:
张靓颖的博文写法有误导之嫌
2006年8月13日,张靓颖在自己的博客写了一篇题目为《俺肥来鸟!》博文。笔者看了很半天,才分析出其实际意义是什么,原来是“我飞来了”或“俺飞来了”。这个分析结果是否正确,只有张靓颖自己知道。
笔者是从事文化、新闻的,已经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语言文字够认真的,理解程度也是有一些的,就这样还对她的《俺肥来鸟!》分析了很长时间,分析的时候还参照她的文章内容。
“推敲”在张靓颖这里又得到了充分发扬。
说起来我还是张靓颖的“粉丝”。去年她没得第一,把我气个半死。我喝了一斤二锅头,边喝边骂,直到现在还对她有隐隐的“同情”和“感慨”。我也是做过电视大奖赛评委的人啊!懂就明白,明白就清醒,清醒就有要公平的心理。但是,我也只能用惋惜和给她投票来安慰自己。“超女”赛我就看了最后三场,要的是结果。笔者是千万支持她的人之一,一滴水而已。不希望记住,不希望知道。但是,她的《俺肥来鸟!》着实让人伤心。
一个明星的功成,是需要几千万人支持和牺牲感情来维护的。那情感是绝对的立场和真实的。所以,无论如何不要对不起“粉丝”们。她的事业辉煌就是对广大听众、观众的回报,就是欣慰。“粉丝”的支持是无私的。默默无闻的支持应该说是种精神。《俺肥来鸟!》想表达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容易让她的“粉丝”产生效仿、模仿。
张靓颖已经是公众人物,其影响力是不争的事实。明星的崇拜者多为小青年,你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关注。所以不仅她就是其他明星也要注意言论。因为,你们的影响力度的确很大。笔者这样说,你们可能感觉委屈,会说,我也是人啊,也要过普通的人的生活啊!我有自己的生活和做人的自由啊。是的!你有。但是,你别忘记了你已经是公众人物,你好的影响能起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不好的言论会产生不良影响。成了公众人物就得对公德担当义务。这绝对是应尽的义务。
张靓颖在文章中用:“经过一个月滴米国之行;俺终于肥来鸟;北京突然变滴介么潮湿捏?不管鸟,再热心里还是感觉粉清爽,粉激动,粉开心滴啊!但不是俺把你家滴地下室淹鸟滴啊,表把帐算倒俺滴头上啊;许多娱乐圈子的博客从来吃鸟一个月滴非银滴食物,今天俺终于可以如愿以偿鸟;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身体系革命滴本钱,能吃系好事啊;待会儿俺还要上工此,就不多说鸟。反正此时此刻,俺忍不住想唱一首歌,“肥家滴感觉真好”啊。”
张靓颖想表现什么?是充实、更新博客文章?用新奇的办法吸引“粉丝”,巩固“粉丝”阵营?这都不管她。笔者要说的中国的语言是规范的,有国务院发布的语言规范实施细则的。这样写属于违规的。再说,就算你用四川方言的话,也不是这样子说的撒!
张靓颖的“粉丝”可不是少数,况且大多数都是青年,都是狂热的支持者,有很多都是在校的学生。万一她们头脑一热效仿起来,就容易成风,错了还不知道,还以为是“时尚、流行”。
张靓颖的文章是蓄意的运用了语言,你说错别字?还是方言?总之,让人云里雾里。
如果“粉丝”们效仿、模仿起来还了得,毕业论文别想过关了。
事情有那么严重吗?哗众取宠吧?言过其实?小题大做?有的人可以这么说和理解。
笔者要申明的是,写这篇文章目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是建议性质的。
张靓颖也是刚进入社会的“孩子”,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势必要面对待自己是“明星”的一个现实,更要知道自己是有公众影响力的人。
公众人物总引起人的关注,否则就不是公众人物了。一个“公”字很大的范围,有范围就有广度,有广度就有影响度。影响的是什么?用四川方言不是四川方言,普通话不普通话的语言来影响谁?
张靓颖的这种写作方式,只能误导“粉丝”,很容易让“粉丝”当做“时尚”。
文章是天下事!涉及家国和民族未来。还是慎重些好!特别是“明星”一定要先修公德。
深圳上演“上海滩”闹剧的思考
2006年8月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城管联动执法大队在龙华执法时,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数辆车卡死市城管执法车。30多名街道办城管执法人员以“假冒”为由将市城管执法队6名队员殴打后,还当街将他们的裤子扒下,并将他们扭送到当地派出所。事后,街道办领导无奈地说:“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我们会回去检讨。”
“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吗?市城管执法队员开着印有明显标志的执法车,争执过程中有两名市城管执法人员还出示了执法证,这足以证明他们不是“假冒”的。即使还有疑问,也应该先向市城管执法队核实。城管为何打城管?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吗?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并非如此。城管执法实行的都是属地管理。城管执法队伍的人权和财权都归当地政府掌握,上级城管对下级城管只是业务指导关系。所以,各级城管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系统”,但却谈不上是“一家人”。不仅如此,各级城管之间还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北平国民党表演过的戏,今天真实再现在深圳。事情几乎都很清楚,只是装做不明白,完事再说。他们之争实际是“利益”之争,国民党有时候动枪动炮,我们现在文明点,“扒裤子”。发生在国民党身上的事情居然在几十年后,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这个事情不是简单的事件。城管在群众中本身形象就不好,“野蛮”执法在许多城市里发生。深圳的城管打的是“自家人”,其他地方的城管打的是“外人”。
深圳城管事件用“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我们会回去检讨。”对社会做解释?他们忘记自己什么身份,代表的是谁了?他们是代表地方政府行使权利的,他们是执法者!他们给地方政府抹黑,丢失党的形象,问题和性质不仅严重和恶劣,更涉及上边管理机关有渎职之嫌。
这件事情折射出来的是什么?是地方经济霸王割据问题严重,还看出我们执法部门本身就缺乏法律和人权基本常识。当众给人扒裤子,谁给你的权利?这已经触犯了《宪法》、《刑法》,是一起行政、刑事综合的案件。
他们给我们的反思是,他们能对“自己”的人大打出手,那么对市民呐?深圳以外的地方就发生过城管强抢、打人的事件。只是没被报道出来罢了。城管执法要过法律关,自己要先学好法律,然后去执法。另外的思考是,没准城管明知道是自己人,因为抢“地盘”才不顾一切的。割据管理、割据经济收入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和规范。
下级对上级大打出手,完全突现了有些权力机关功能受到削弱、威信降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我们社会中存在,而且各个领域都有,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文件从上面到下面,等到执行的时候,不是不力,就是不执行。
城管事件打的好!打出了社会、政府、机关潜在的危机,及早给高层领导提了醒。问题本身严重不说,也显示了问题严重到要解决的时候了。
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城管只是个部门,其他部门难道就不存在、潜在这样的危机吗?
“与其他行政执法一样,城市管理也是多级监管体制。如果执法确实是以公共秩序为目标,那么多级监管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但如果执法是受利益的驱动,那么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不幸的是,后一种情况越来越普遍,“执法经济”已经成为很多执法部门的财源。当多级执法部门瞄准同一“执罚目标”,或者在同一“执罚地点”邂逅之后,如何处理呢?上级执法部门当然认为自己有权执法,因为是在自己的权力范围;而下级执法部门则会认为我就这么“一亩三分地”,你都“通吃”了,我们吃啥?因此,深圳的“城管打城管”与郑州的“馒头办事件”一样,既是权力之争,更是利益之争。这种冲突,各地都在上演,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审计员猝死事件当警钟当长鸣
椐新闻报道,在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第二天,审计组其他成员和电力局领导踏上了去扬州游玩的旅程。此事在当地影响很坏,然而直到目前,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连日来媒体连续报道全国各地劲刮“审计风”,人们对地方审计机关查处违规充满期待的形势下,河北沧州爆出审计组连续接受被审单位吃请招待且有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的新闻,无疑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虽然是个案,但也会给人对地方审计凭添了几分忧虑。
审计是国家审察和监督机关,应该说在执法力度和监督上有很突出的贡献的,审计有效地揭露各种经济犯罪和违规、违法行为。
审计既然有监督和审察的职责,就有一定的权力。无论是单位违规还是个人违规都会得到适当的处理、处罚或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一来,无论审计人员到了哪里,哪里都会“尽地主之宜”盛情款待。在审计和其他机关执行公务中似乎招待上级权力机关、机构已经成了惯例。
大家都有一个心理,无风不起浪,有浪就有波涛,只是浪高浪低的问题。所以,不管单位和个别领导,谁都不希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找出毛病和麻烦。先请着,反正是公款,有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问题也交了“朋友”。有则防,无则也防。万一有问题后悔也晚了。面对这样的社会小风气,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一个工作原则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吃与不吃,喝与不喝就需要权衡了。小风气尽管是局部的,其影响和危害是不小的,最次也败坏我们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在基层的形象。
盛情难却,却之不公。半推半就也好,情愿不情愿也好,反正也不想因为公务得罪人。地方审计、地方监督地方,因酒因吃因玩走过场的恐怕不会是一例两例的事情,请吃请喝请玩不常发生,但是也不会没有和没有的可能性。
审计的责任大,任务也重,有执法严明的审计机关,地方势必少有违规和经济犯罪发生。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组织和政府官员的严令督促恐怕审计会不会也和统计一样,七分估计三分统计。
全国审计近几年的审计力度和成就是全民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是成就斐然的,功勋卓著的。大家也不要忘记了,审计是长期的监督,不能走过场和严一阵松一阵。一严一松势必导致某些地方官员存有侥幸的心理。
近几年审计的问题多多,敢于向社会公布,这是司法的进步,也是我们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以前,没听说审计有多大的作为,最近的确让人民刮目相看了,审计“风暴”增强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增强民族自信力。我们是有能力监督自己和有勇气纠正错误的!
审计形象整体上升的时候,突然出现在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这的确让人感到意外,也对全国审计和其他机关提出了新的警示,害群之马不仅在我们审计、审察的对象中潜伏,我们自己队伍中也有。
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如果监督部门、执法机关某些公务人员总碍于面子、情分去吃去喝,没准在任何机关都会有猝死的事情再度发生。
地方吃喝成风,现在反映问题的少了,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物质文明进步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民已经不太注意了,其实细算,现在的消费高于任何时期。人们放松了警惕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举报吃喝没人管,管了也不严厉,时间久了,没人用“闲心”了。二是现在经济组成结构变了,人们有各自的事情做,无暇顾及了,反正不是吃我的,管他那么多做什么。
审计员猝死在宾馆门口,会不会再度发生公安、检察、司法、税务、金融、财政等等人员身上?这是值得我们警钟长鸣的!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还是有好处的!
物业该规范管理了
2006年7月31日,《法制晚报》A02版头条新闻是“让物业摆脱‘成长的的烦恼’”。该报以要闻发表此文章,说明是想对此问题的关注。
文章说,“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过去奉行的是‘谁开发、谁管理”的模式,所以大多数的物业管理公司由房地产公司直接派生出来。这种建管不分的父子关系,决定了物业管理必然依附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对业主负责,在地方还频发‘武戏’。被颠倒的‘主仆’关系的管理体制深为社会诟病。”文章还说,“去年3.15晚会,全国电视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调查,其中40.34%的人对物业管理不满意,30.6%的非常不满意,比例达80%以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物业管理问题严重。没法律约束是很难进行规范的!物业把“上帝”送进医院的事情常有发生。《法制晚报》评论员只看到了问题,但是是浮草的,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改变的办法。评论员只对大的制度提出异议,只说明的制度的本身,没说出厉害关系和解决办法。
物业应该建立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并且认真执行。这个规范不是业主和物业制定的,要由国家法律规范。制定的前提是保障公民合法的一切的权利为基础。
物业要有资质的规范,要量力而行,依据而行,规范而行。
物业管理人员要避免土匪气、霸道。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行为规范。我们发现,很多物业人员有匪气,仿佛没打架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你不配当物业管理人员资格!
物业人员要有法律意识,进行最少三个月的法律教育。物业人员违法太多了。看见物业和看见小偷、土匪没什么两样。所以,教育和培训是先导。为什么这么说?物业管理人员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收物业费用,他们忘记了,物业是帮助人看家和维护的本质工作。
业主要建议对现在的物业人员进行清理,物业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初、高中生,不懂得法律的严肃性。误以为穿上一身制服就有警察的性质!这心态和工作的出发点是有严重危害的!
物业人员严重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说,对物业某项收费有异议,他们就以对抗为名,歧视和打击,甚至擅自封人门(我就怀疑,公安、检察机关、法院也不是擅自就可以封人门的,他们哪里来的权利!够日的!)。有的时候,就因为业主对他们不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就会得到和修理地球一样的修理人?谁给的权利?谁指使的?
物业和业主沟通是必要的,有管理就要有监督。所以,业主管理委员会性的组织完全有权利开除物业。理由是,谁也不可能肯花钱雇佣打自己、看管自己的人。业主是雇佣者,有合法的权益,当然业主也不能歧视物业管理人员,拿人当“看门的狗”也是错误的。
物业管理应该在社会上自己扮演自己的合法角色,有自己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利。业主在雇佣物业的时候,完全可以有“见习”的期限和必要的时候“开除”的权利。
当代没有“老爷”和“丫鬟”、“奴仆”之分。一切原则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
目前,社会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有物业的“功劳”。蛮、横、打、骂、偷、抢,都发生在他们身上了,可悲、可怜、可叹,更可气!
物业和业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是一个法律关系,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父亲摔死儿子”的思考
据《华夏时报》报道:“儿子出生后上户口一事办得不顺利,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父亲将出生仅43天的儿子摔死。”
这个事情发生在北京市昌平区。去年11月,刘某的儿子满月后,他就到当地派出所给孩子上户口,但是没办成,原因是刘某没有当地住房证明。刘某只好回到老家昌平区流村镇为儿子上户口,但是他的户口已经迁往南口工作地,孩子也无法在此落户。孩子上不了户口,就成了“黑”孩子。为了孩子户口的事情他四处多次奔波未果,一气把孩子摔死了。
他为什么这么绝望和绝情?没有人性?
回答不是的!你想,一个“黑”孩子,将来读书、就业、结婚、生子都会遇到难题,如此困境,就是没抑郁症的人也可能被“逼”出个抑郁症来,没毛病也可能整出个毛病。
父亲因此要走上法庭,为故意杀人罪付出代价的。
一个同情或憎恨就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吗?不是的。虎毒不食子。人毒也不过如此!难道他愿意?这绝对是个血的教训。不幸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人的精神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假如那个“黑孩子”的父亲不杀他,户口该如何落?什么时候落?一个没有希望和任何可以看到光明前景,换位思考一下,你该如何去做?挑战法律?挑地方户口政策?你有那么大的力量吗?一个普通的平民。这难道不是对户口政策的一个血的宣战吗?我想到我一个朋友,他本来有个孩子,已经很大了,妻子意外怀孕,怕影响其身体健康,只好保留腹中的孩子。他们知道政策,准备好了罚款。可是,交了罚款,以后的生活就会陷入危机中。他们通过朋友知道,孩子在俄罗斯出生,就属于俄罗斯人。于是,他们北上去了俄罗斯,把一个女孩生了出来,很快就办理了俄罗斯户口。明明是中国人,却办理了俄罗斯的国籍。这是悲哀还是什么?
户口的限制太大了,什么事情都不希奇了。因为有限制就有不公平。明明我们的法律规定,在法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具体的分析一下,真平等吗?平等是有条件和地域限制的。比如说,就因为你是外地人,你没资格买全球通(担保可以。担保本身就是不信任和歧视),你就得买神州行,服务也是有选择的,你没讨价的权利。外地话费多年就降了,北京才变相降。买房子带户口,可是有限制的,你全家5口人,就给你两个指标,明明一家人,楞是给拆了。
城乡同命不同价、招工招聘户籍限制、学校考试也限制。限制就有了权利的具体存在和发挥,滋生出来的结果,甜的少。户口只是合法生存的证明。有了限制就有了优越和低劣的对比,就有了不公平。人生就平等,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冷静、客观地看看想想,户籍影响了多少人正常的生活。
不公平实际就是歧视!就是违背人道的行为。如今一个“不人道的父亲”摔死了孩子,有多少“人道的父亲”还在苦苦地为孩子户口奔波?
户口让无数的引以骄傲,户口让无数的人感觉自卑和低人一等,户口让多少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北京去年居然有人提出,把不是北京户籍的人赶出首都去。我就怀疑,把数以几百万的外地人赶出北京去,你到哪里去买菜,多少正在建设的大楼不停工,多少公司不关门?我没看见几个地道的北京户籍的人在卖菜,也没看见几个北京人在工地施工。
祖国的概念是每一寸土地、领空、领海。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分子。他有热爱的权利,更有维护和保卫的权利,最根本的是,他有平等生存权利!
“黑孩子”是什么产物?
同情的时候,还是认真反思反思的好!
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最近,我们就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进行随机采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社会保险问题始终是人民关注的焦点,因为他涉及到生存的真实关系和利益。
卫生保障问题实际上是医疗问题。目前,部分医院追求经济利益,忘记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更为严重的是虚开医药费、医治费。医德败坏,没红包不手术,拒绝医治。北京朝阳路有家医院打一次针收三个注射器费用,明知道多收了,硬是不退,推委说是机器故障,笔者三次连续经历此事,是在两年内。笔者就奇怪了,故障就不能排除吗?可笑的是,医生承认多收费了,窗口工作人员赖医生不懂业务。医生说不归她们管。打了两次架退回五十多,第三次居然哄笔者说,就十多元钱,你就当赞助了。笔者暗自调查,每个患者都遭遇此问题。他们到底想得到多少“赞助”,而且是豪夺的!这家医院的妇产科也有问题,每个流产的,特别是人流的,做手术后保证要二“进宫”。手术费高达一两千元。笔者有疑问是医疗技术问题?还是设备卫生不过关?是器械不合格?还是医生故意不给患者一次做尽?反正死不了人。那罪可是人遭的啊!医生啊!你也有父母兄弟和姐妹啊,你也有朋友亲情啊!积点德吧!你也要有病的。
教育问题是可以根治的问题,关键是立法和执行问题。教育国之根本。大意不得。
社会治安问题是个永远需要加强的问题。经济发展导致各种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经济也导致了某些小集团利益之争,出现市霸、村匪、路霸和黑社会性质的团伙。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腐败的司法人员做“保护伞”。
交通问题重点在堵车,中国没有几个城市不堵车了。发展大公交,取缔自行车会不会是个好办法?这只是笔者的建议,不成科学依据,只做参考。
政府不作为问题(个别基层)时有发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基层领导认识有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远不变的主题。为人民服务不该只挂在嘴上,要实际。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人民的事情没小事情。切实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和依法行政、积极工作基本上能解决问题。可是,某些地方政府总给你悬疑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
红头文件和法律关系问题。按中国法律规定,一切政治和生活、工作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是,某些地方明明知道,非得用一纸红头文件排斥法律。造成部分地方人民上访。
司法公证主要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切实摆正就能见成效。
举报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关系到民主监督和公民行使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问题。有监督就能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举报制度要有实效,就得有畅通的渠道和监管督办的机构和部门。仅仅靠一个信访单位恐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有联合执法的部门。
惩治腐败是任何社会制度都有的现象。只要有经济和政治活动,腐败就有温床。严厉打击腐败程度,往往是公民衡量政府和执政党的尺度。所以,惩治腐败要天天搞。
执政力度往往不是党派、政府的整体问题。很多问题出现在基层,用人不当,使能力低下的人走上领导工作岗位,或者使责任心不强的人行使权利。独断专行是基层政府和党组织个别的病。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唯一评定标准。为什么不搞全民性的民主评议?只有群众的监督才具有大众性、公平性、合理性。
环境保护工作是福荫后代的事情,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有的地方为眼前的利益公然挑训民意和自然界。早晚的报应会等到的。惩罚的日子不会久远,就在明天。
电信高收费和变相高收费问题、真正成本核算问题是许多公民关注的问题。电信本身就是国家的资产,独立后,是应该走市场的道路。没错!可是,它的服务成本到底是多少?赢利的空间到底多大?按相关法律,消费者有知情的权利。为什么不搞听政会?社会主义的控制(不说垄断)经营要搞透明。为什么同是电信,各地收费标准不一样?为什么以活动为名搞所谓的降价?是促销还是误导?要想便宜,就得废了原先的号码!原先的号码也是给你们交了钱的(号费)。这完全是强权经营。
非法用工问题更严重,非法在用人单位以试用为名剥削工人,大多数不给上保险。特别是餐饮、服务业,利用这个阶层的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不懂法律,进行盘剥。明明工作的很好,到了要涨工资时,无理开除工人,甚至还以种种借口扣发工资。
总之,社会在不断完善。问题终会解决。善意的提个醒,我想不是错吧?但愿!
结合体性质:文学+新闻结合体
现任掌门人:阿弋
创始人:阿弋
创立日期:2006年9月1日
新文体:用新闻的角度+文学评论关注社会动态、事件、人物
结合体宣言:
不是门,不是派。只是一种写作方式,一种体裁
运用新闻的敏锐语言+文学评论结合的方式,关注社会中的动态、事件、人物
文章讲究公平性,对事不对人,不留任何感情色彩。但是,对公德、道德、公理、正义、法律做坚决的捍卫
准则标准:用事实说话,法律为准绳
文章特色:
有真实的新闻事件、人物背景,有文学评论的尖锐
结合体关注目标:焦点、难点、看点、视点
结合体口号:路见不平拔笔相助
结合体宗旨:
运用新闻的敏锐和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真情
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美德,鞭笞丑恶现象
感恩、奋斗、责任、真诚、守信、勇敢、警醒
结合体圈子:
中国新闻记者圈子:http://circle.blog.sina.com.cn/g/zgxwjzq
申请加入:
热爱新闻事业的
热爱文学事业的
专业的非专业的
总之,喜欢运用这种体裁
理论探讨: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裁,丰富体裁理论
创始人简介:
胡革纪,笔名:阿弋、古风、阿纪.旅俄三年,现居北京。
1966年生人,38岁,汉族,中文大专学历。曾做报纸编辑、记者和杂志主编。
《中华名流•建设文化卷》主编。
现为作家、编剧、制片人。
1983年至今在全国各级报纸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4000余篇(首)。
著作:《走出黑森林》、《青春的梦呓》、《 触摸心灵》、《错过》《粉红嚣尘》、《我用百年换你不孤独》等报告文学、诗集、长篇小说、剧本共十余部。
email:ayi7777@gmail.com
qq:195471409
msn:ayihgj@hotmail.com
创始人博客:
阿弋记者文学:http://blog.sina.com.cn/m/ayi
探索文章:
张靓颖的博文写法有误导之嫌
2006年8月13日,张靓颖在自己的博客写了一篇题目为《俺肥来鸟!》博文。笔者看了很半天,才分析出其实际意义是什么,原来是“我飞来了”或“俺飞来了”。这个分析结果是否正确,只有张靓颖自己知道。
笔者是从事文化、新闻的,已经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语言文字够认真的,理解程度也是有一些的,就这样还对她的《俺肥来鸟!》分析了很长时间,分析的时候还参照她的文章内容。
“推敲”在张靓颖这里又得到了充分发扬。
说起来我还是张靓颖的“粉丝”。去年她没得第一,把我气个半死。我喝了一斤二锅头,边喝边骂,直到现在还对她有隐隐的“同情”和“感慨”。我也是做过电视大奖赛评委的人啊!懂就明白,明白就清醒,清醒就有要公平的心理。但是,我也只能用惋惜和给她投票来安慰自己。“超女”赛我就看了最后三场,要的是结果。笔者是千万支持她的人之一,一滴水而已。不希望记住,不希望知道。但是,她的《俺肥来鸟!》着实让人伤心。
一个明星的功成,是需要几千万人支持和牺牲感情来维护的。那情感是绝对的立场和真实的。所以,无论如何不要对不起“粉丝”们。她的事业辉煌就是对广大听众、观众的回报,就是欣慰。“粉丝”的支持是无私的。默默无闻的支持应该说是种精神。《俺肥来鸟!》想表达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容易让她的“粉丝”产生效仿、模仿。
张靓颖已经是公众人物,其影响力是不争的事实。明星的崇拜者多为小青年,你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关注。所以不仅她就是其他明星也要注意言论。因为,你们的影响力度的确很大。笔者这样说,你们可能感觉委屈,会说,我也是人啊,也要过普通的人的生活啊!我有自己的生活和做人的自由啊。是的!你有。但是,你别忘记了你已经是公众人物,你好的影响能起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不好的言论会产生不良影响。成了公众人物就得对公德担当义务。这绝对是应尽的义务。
张靓颖在文章中用:“经过一个月滴米国之行;俺终于肥来鸟;北京突然变滴介么潮湿捏?不管鸟,再热心里还是感觉粉清爽,粉激动,粉开心滴啊!但不是俺把你家滴地下室淹鸟滴啊,表把帐算倒俺滴头上啊;许多娱乐圈子的博客从来吃鸟一个月滴非银滴食物,今天俺终于可以如愿以偿鸟;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身体系革命滴本钱,能吃系好事啊;待会儿俺还要上工此,就不多说鸟。反正此时此刻,俺忍不住想唱一首歌,“肥家滴感觉真好”啊。”
张靓颖想表现什么?是充实、更新博客文章?用新奇的办法吸引“粉丝”,巩固“粉丝”阵营?这都不管她。笔者要说的中国的语言是规范的,有国务院发布的语言规范实施细则的。这样写属于违规的。再说,就算你用四川方言的话,也不是这样子说的撒!
张靓颖的“粉丝”可不是少数,况且大多数都是青年,都是狂热的支持者,有很多都是在校的学生。万一她们头脑一热效仿起来,就容易成风,错了还不知道,还以为是“时尚、流行”。
张靓颖的文章是蓄意的运用了语言,你说错别字?还是方言?总之,让人云里雾里。
如果“粉丝”们效仿、模仿起来还了得,毕业论文别想过关了。
事情有那么严重吗?哗众取宠吧?言过其实?小题大做?有的人可以这么说和理解。
笔者要申明的是,写这篇文章目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是建议性质的。
张靓颖也是刚进入社会的“孩子”,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势必要面对待自己是“明星”的一个现实,更要知道自己是有公众影响力的人。
公众人物总引起人的关注,否则就不是公众人物了。一个“公”字很大的范围,有范围就有广度,有广度就有影响度。影响的是什么?用四川方言不是四川方言,普通话不普通话的语言来影响谁?
张靓颖的这种写作方式,只能误导“粉丝”,很容易让“粉丝”当做“时尚”。
文章是天下事!涉及家国和民族未来。还是慎重些好!特别是“明星”一定要先修公德。
深圳上演“上海滩”闹剧的思考
2006年8月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城管联动执法大队在龙华执法时,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数辆车卡死市城管执法车。30多名街道办城管执法人员以“假冒”为由将市城管执法队6名队员殴打后,还当街将他们的裤子扒下,并将他们扭送到当地派出所。事后,街道办领导无奈地说:“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我们会回去检讨。”
“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吗?市城管执法队员开着印有明显标志的执法车,争执过程中有两名市城管执法人员还出示了执法证,这足以证明他们不是“假冒”的。即使还有疑问,也应该先向市城管执法队核实。城管为何打城管?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吗?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并非如此。城管执法实行的都是属地管理。城管执法队伍的人权和财权都归当地政府掌握,上级城管对下级城管只是业务指导关系。所以,各级城管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系统”,但却谈不上是“一家人”。不仅如此,各级城管之间还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北平国民党表演过的戏,今天真实再现在深圳。事情几乎都很清楚,只是装做不明白,完事再说。他们之争实际是“利益”之争,国民党有时候动枪动炮,我们现在文明点,“扒裤子”。发生在国民党身上的事情居然在几十年后,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这个事情不是简单的事件。城管在群众中本身形象就不好,“野蛮”执法在许多城市里发生。深圳的城管打的是“自家人”,其他地方的城管打的是“外人”。
深圳城管事件用“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我们会回去检讨。”对社会做解释?他们忘记自己什么身份,代表的是谁了?他们是代表地方政府行使权利的,他们是执法者!他们给地方政府抹黑,丢失党的形象,问题和性质不仅严重和恶劣,更涉及上边管理机关有渎职之嫌。
这件事情折射出来的是什么?是地方经济霸王割据问题严重,还看出我们执法部门本身就缺乏法律和人权基本常识。当众给人扒裤子,谁给你的权利?这已经触犯了《宪法》、《刑法》,是一起行政、刑事综合的案件。
他们给我们的反思是,他们能对“自己”的人大打出手,那么对市民呐?深圳以外的地方就发生过城管强抢、打人的事件。只是没被报道出来罢了。城管执法要过法律关,自己要先学好法律,然后去执法。另外的思考是,没准城管明知道是自己人,因为抢“地盘”才不顾一切的。割据管理、割据经济收入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和规范。
下级对上级大打出手,完全突现了有些权力机关功能受到削弱、威信降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我们社会中存在,而且各个领域都有,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文件从上面到下面,等到执行的时候,不是不力,就是不执行。
城管事件打的好!打出了社会、政府、机关潜在的危机,及早给高层领导提了醒。问题本身严重不说,也显示了问题严重到要解决的时候了。
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城管只是个部门,其他部门难道就不存在、潜在这样的危机吗?
“与其他行政执法一样,城市管理也是多级监管体制。如果执法确实是以公共秩序为目标,那么多级监管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但如果执法是受利益的驱动,那么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不幸的是,后一种情况越来越普遍,“执法经济”已经成为很多执法部门的财源。当多级执法部门瞄准同一“执罚目标”,或者在同一“执罚地点”邂逅之后,如何处理呢?上级执法部门当然认为自己有权执法,因为是在自己的权力范围;而下级执法部门则会认为我就这么“一亩三分地”,你都“通吃”了,我们吃啥?因此,深圳的“城管打城管”与郑州的“馒头办事件”一样,既是权力之争,更是利益之争。这种冲突,各地都在上演,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审计员猝死事件当警钟当长鸣
椐新闻报道,在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第二天,审计组其他成员和电力局领导踏上了去扬州游玩的旅程。此事在当地影响很坏,然而直到目前,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连日来媒体连续报道全国各地劲刮“审计风”,人们对地方审计机关查处违规充满期待的形势下,河北沧州爆出审计组连续接受被审单位吃请招待且有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的新闻,无疑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虽然是个案,但也会给人对地方审计凭添了几分忧虑。
审计是国家审察和监督机关,应该说在执法力度和监督上有很突出的贡献的,审计有效地揭露各种经济犯罪和违规、违法行为。
审计既然有监督和审察的职责,就有一定的权力。无论是单位违规还是个人违规都会得到适当的处理、处罚或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一来,无论审计人员到了哪里,哪里都会“尽地主之宜”盛情款待。在审计和其他机关执行公务中似乎招待上级权力机关、机构已经成了惯例。
大家都有一个心理,无风不起浪,有浪就有波涛,只是浪高浪低的问题。所以,不管单位和个别领导,谁都不希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找出毛病和麻烦。先请着,反正是公款,有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问题也交了“朋友”。有则防,无则也防。万一有问题后悔也晚了。面对这样的社会小风气,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一个工作原则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吃与不吃,喝与不喝就需要权衡了。小风气尽管是局部的,其影响和危害是不小的,最次也败坏我们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在基层的形象。
盛情难却,却之不公。半推半就也好,情愿不情愿也好,反正也不想因为公务得罪人。地方审计、地方监督地方,因酒因吃因玩走过场的恐怕不会是一例两例的事情,请吃请喝请玩不常发生,但是也不会没有和没有的可能性。
审计的责任大,任务也重,有执法严明的审计机关,地方势必少有违规和经济犯罪发生。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组织和政府官员的严令督促恐怕审计会不会也和统计一样,七分估计三分统计。
全国审计近几年的审计力度和成就是全民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是成就斐然的,功勋卓著的。大家也不要忘记了,审计是长期的监督,不能走过场和严一阵松一阵。一严一松势必导致某些地方官员存有侥幸的心理。
近几年审计的问题多多,敢于向社会公布,这是司法的进步,也是我们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以前,没听说审计有多大的作为,最近的确让人民刮目相看了,审计“风暴”增强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增强民族自信力。我们是有能力监督自己和有勇气纠正错误的!
审计形象整体上升的时候,突然出现在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这的确让人感到意外,也对全国审计和其他机关提出了新的警示,害群之马不仅在我们审计、审察的对象中潜伏,我们自己队伍中也有。
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如果监督部门、执法机关某些公务人员总碍于面子、情分去吃去喝,没准在任何机关都会有猝死的事情再度发生。
地方吃喝成风,现在反映问题的少了,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物质文明进步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民已经不太注意了,其实细算,现在的消费高于任何时期。人们放松了警惕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举报吃喝没人管,管了也不严厉,时间久了,没人用“闲心”了。二是现在经济组成结构变了,人们有各自的事情做,无暇顾及了,反正不是吃我的,管他那么多做什么。
审计员猝死在宾馆门口,会不会再度发生公安、检察、司法、税务、金融、财政等等人员身上?这是值得我们警钟长鸣的!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还是有好处的!
物业该规范管理了
2006年7月31日,《法制晚报》A02版头条新闻是“让物业摆脱‘成长的的烦恼’”。该报以要闻发表此文章,说明是想对此问题的关注。
文章说,“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过去奉行的是‘谁开发、谁管理”的模式,所以大多数的物业管理公司由房地产公司直接派生出来。这种建管不分的父子关系,决定了物业管理必然依附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对业主负责,在地方还频发‘武戏’。被颠倒的‘主仆’关系的管理体制深为社会诟病。”文章还说,“去年3.15晚会,全国电视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调查,其中40.34%的人对物业管理不满意,30.6%的非常不满意,比例达80%以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物业管理问题严重。没法律约束是很难进行规范的!物业把“上帝”送进医院的事情常有发生。《法制晚报》评论员只看到了问题,但是是浮草的,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改变的办法。评论员只对大的制度提出异议,只说明的制度的本身,没说出厉害关系和解决办法。
物业应该建立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并且认真执行。这个规范不是业主和物业制定的,要由国家法律规范。制定的前提是保障公民合法的一切的权利为基础。
物业要有资质的规范,要量力而行,依据而行,规范而行。
物业管理人员要避免土匪气、霸道。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行为规范。我们发现,很多物业人员有匪气,仿佛没打架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你不配当物业管理人员资格!
物业人员要有法律意识,进行最少三个月的法律教育。物业人员违法太多了。看见物业和看见小偷、土匪没什么两样。所以,教育和培训是先导。为什么这么说?物业管理人员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收物业费用,他们忘记了,物业是帮助人看家和维护的本质工作。
业主要建议对现在的物业人员进行清理,物业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初、高中生,不懂得法律的严肃性。误以为穿上一身制服就有警察的性质!这心态和工作的出发点是有严重危害的!
物业人员严重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说,对物业某项收费有异议,他们就以对抗为名,歧视和打击,甚至擅自封人门(我就怀疑,公安、检察机关、法院也不是擅自就可以封人门的,他们哪里来的权利!够日的!)。有的时候,就因为业主对他们不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就会得到和修理地球一样的修理人?谁给的权利?谁指使的?
物业和业主沟通是必要的,有管理就要有监督。所以,业主管理委员会性的组织完全有权利开除物业。理由是,谁也不可能肯花钱雇佣打自己、看管自己的人。业主是雇佣者,有合法的权益,当然业主也不能歧视物业管理人员,拿人当“看门的狗”也是错误的。
物业管理应该在社会上自己扮演自己的合法角色,有自己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利。业主在雇佣物业的时候,完全可以有“见习”的期限和必要的时候“开除”的权利。
当代没有“老爷”和“丫鬟”、“奴仆”之分。一切原则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
目前,社会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有物业的“功劳”。蛮、横、打、骂、偷、抢,都发生在他们身上了,可悲、可怜、可叹,更可气!
物业和业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是一个法律关系,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父亲摔死儿子”的思考
据《华夏时报》报道:“儿子出生后上户口一事办得不顺利,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父亲将出生仅43天的儿子摔死。”
这个事情发生在北京市昌平区。去年11月,刘某的儿子满月后,他就到当地派出所给孩子上户口,但是没办成,原因是刘某没有当地住房证明。刘某只好回到老家昌平区流村镇为儿子上户口,但是他的户口已经迁往南口工作地,孩子也无法在此落户。孩子上不了户口,就成了“黑”孩子。为了孩子户口的事情他四处多次奔波未果,一气把孩子摔死了。
他为什么这么绝望和绝情?没有人性?
回答不是的!你想,一个“黑”孩子,将来读书、就业、结婚、生子都会遇到难题,如此困境,就是没抑郁症的人也可能被“逼”出个抑郁症来,没毛病也可能整出个毛病。
父亲因此要走上法庭,为故意杀人罪付出代价的。
一个同情或憎恨就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吗?不是的。虎毒不食子。人毒也不过如此!难道他愿意?这绝对是个血的教训。不幸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人的精神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假如那个“黑孩子”的父亲不杀他,户口该如何落?什么时候落?一个没有希望和任何可以看到光明前景,换位思考一下,你该如何去做?挑战法律?挑地方户口政策?你有那么大的力量吗?一个普通的平民。这难道不是对户口政策的一个血的宣战吗?我想到我一个朋友,他本来有个孩子,已经很大了,妻子意外怀孕,怕影响其身体健康,只好保留腹中的孩子。他们知道政策,准备好了罚款。可是,交了罚款,以后的生活就会陷入危机中。他们通过朋友知道,孩子在俄罗斯出生,就属于俄罗斯人。于是,他们北上去了俄罗斯,把一个女孩生了出来,很快就办理了俄罗斯户口。明明是中国人,却办理了俄罗斯的国籍。这是悲哀还是什么?
户口的限制太大了,什么事情都不希奇了。因为有限制就有不公平。明明我们的法律规定,在法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具体的分析一下,真平等吗?平等是有条件和地域限制的。比如说,就因为你是外地人,你没资格买全球通(担保可以。担保本身就是不信任和歧视),你就得买神州行,服务也是有选择的,你没讨价的权利。外地话费多年就降了,北京才变相降。买房子带户口,可是有限制的,你全家5口人,就给你两个指标,明明一家人,楞是给拆了。
城乡同命不同价、招工招聘户籍限制、学校考试也限制。限制就有了权利的具体存在和发挥,滋生出来的结果,甜的少。户口只是合法生存的证明。有了限制就有了优越和低劣的对比,就有了不公平。人生就平等,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冷静、客观地看看想想,户籍影响了多少人正常的生活。
不公平实际就是歧视!就是违背人道的行为。如今一个“不人道的父亲”摔死了孩子,有多少“人道的父亲”还在苦苦地为孩子户口奔波?
户口让无数的引以骄傲,户口让无数的人感觉自卑和低人一等,户口让多少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北京去年居然有人提出,把不是北京户籍的人赶出首都去。我就怀疑,把数以几百万的外地人赶出北京去,你到哪里去买菜,多少正在建设的大楼不停工,多少公司不关门?我没看见几个地道的北京户籍的人在卖菜,也没看见几个北京人在工地施工。
祖国的概念是每一寸土地、领空、领海。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分子。他有热爱的权利,更有维护和保卫的权利,最根本的是,他有平等生存权利!
“黑孩子”是什么产物?
同情的时候,还是认真反思反思的好!
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最近,我们就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进行随机采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社会保险问题始终是人民关注的焦点,因为他涉及到生存的真实关系和利益。
卫生保障问题实际上是医疗问题。目前,部分医院追求经济利益,忘记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更为严重的是虚开医药费、医治费。医德败坏,没红包不手术,拒绝医治。北京朝阳路有家医院打一次针收三个注射器费用,明知道多收了,硬是不退,推委说是机器故障,笔者三次连续经历此事,是在两年内。笔者就奇怪了,故障就不能排除吗?可笑的是,医生承认多收费了,窗口工作人员赖医生不懂业务。医生说不归她们管。打了两次架退回五十多,第三次居然哄笔者说,就十多元钱,你就当赞助了。笔者暗自调查,每个患者都遭遇此问题。他们到底想得到多少“赞助”,而且是豪夺的!这家医院的妇产科也有问题,每个流产的,特别是人流的,做手术后保证要二“进宫”。手术费高达一两千元。笔者有疑问是医疗技术问题?还是设备卫生不过关?是器械不合格?还是医生故意不给患者一次做尽?反正死不了人。那罪可是人遭的啊!医生啊!你也有父母兄弟和姐妹啊,你也有朋友亲情啊!积点德吧!你也要有病的。
教育问题是可以根治的问题,关键是立法和执行问题。教育国之根本。大意不得。
社会治安问题是个永远需要加强的问题。经济发展导致各种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经济也导致了某些小集团利益之争,出现市霸、村匪、路霸和黑社会性质的团伙。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腐败的司法人员做“保护伞”。
交通问题重点在堵车,中国没有几个城市不堵车了。发展大公交,取缔自行车会不会是个好办法?这只是笔者的建议,不成科学依据,只做参考。
政府不作为问题(个别基层)时有发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基层领导认识有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远不变的主题。为人民服务不该只挂在嘴上,要实际。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人民的事情没小事情。切实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和依法行政、积极工作基本上能解决问题。可是,某些地方政府总给你悬疑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
红头文件和法律关系问题。按中国法律规定,一切政治和生活、工作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是,某些地方明明知道,非得用一纸红头文件排斥法律。造成部分地方人民上访。
司法公证主要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切实摆正就能见成效。
举报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关系到民主监督和公民行使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问题。有监督就能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举报制度要有实效,就得有畅通的渠道和监管督办的机构和部门。仅仅靠一个信访单位恐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有联合执法的部门。
惩治腐败是任何社会制度都有的现象。只要有经济和政治活动,腐败就有温床。严厉打击腐败程度,往往是公民衡量政府和执政党的尺度。所以,惩治腐败要天天搞。
执政力度往往不是党派、政府的整体问题。很多问题出现在基层,用人不当,使能力低下的人走上领导工作岗位,或者使责任心不强的人行使权利。独断专行是基层政府和党组织个别的病。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唯一评定标准。为什么不搞全民性的民主评议?只有群众的监督才具有大众性、公平性、合理性。
环境保护工作是福荫后代的事情,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有的地方为眼前的利益公然挑训民意和自然界。早晚的报应会等到的。惩罚的日子不会久远,就在明天。
电信高收费和变相高收费问题、真正成本核算问题是许多公民关注的问题。电信本身就是国家的资产,独立后,是应该走市场的道路。没错!可是,它的服务成本到底是多少?赢利的空间到底多大?按相关法律,消费者有知情的权利。为什么不搞听政会?社会主义的控制(不说垄断)经营要搞透明。为什么同是电信,各地收费标准不一样?为什么以活动为名搞所谓的降价?是促销还是误导?要想便宜,就得废了原先的号码!原先的号码也是给你们交了钱的(号费)。这完全是强权经营。
非法用工问题更严重,非法在用人单位以试用为名剥削工人,大多数不给上保险。特别是餐饮、服务业,利用这个阶层的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不懂法律,进行盘剥。明明工作的很好,到了要涨工资时,无理开除工人,甚至还以种种借口扣发工资。
总之,社会在不断完善。问题终会解决。善意的提个醒,我想不是错吧?但愿!
前一篇:新浪论坛主页又推出我四篇博文
后一篇:幸福不是风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