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昨天你是我的心结,今天我还是铭记那情节。人的心事不是风,远走去漂泊。即使漂泊也有思念地,也有根在异地。否则怎么有漂泊的含义,否则漂泊也失去了概念。万事有源,情字有缘。古来万事不如愿,何况你我平凡在人间。思念只有思念抚慰,盼望只有盼望以对。芸芸众生,悠悠岁月。多少愿望梦成真,多少夙愿对长空。情字千千结,何必理出愁絮,绞断愁肠它更乱。说一句真心话,有一个真情在,难全的古事都圆在心里,不圆的是心事。何苦说愁?愁无限。
非常时期饭店都难找,好容易找到一家饭店,冷冷清清的。
别说饭店了,就连街道上的人、车都稀少。
公交车用重来没有的畅快淋漓的速度行驶,昔日的繁闹的景象没了。
胡愈坐在一个靠街的窗前向外望,看街景。
严威去洗手间了。
严威的包放在桌子上,散发着女人的气息和化妆品的味道。
胡愈对女人的气息非常敏感。
一股说不出的舒服感涌上身心。
寂寞归于寂寞。
没有感动,到是有些骚动。
异性相吸。这绝对是真的。
胡愈有意识地深呼吸,淡淡的化妆品味道和芳香的女人味。惬意。
这是不是一种淫乱?是不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胡愈在心里问自己。
严威回来的。他们在喝茶,等着上菜。
通过交谈胡愈才知道,严威在报社外面成立了个部门,在经营报社广告。
严威原在卖电脑,一次聚会认识刚才在报社公园里胡愈见到的那个男人。
男人叫李正。他是个湖北人,愿是一个乡长,因为犯了点错误被革职了。自己一气来到北京,竟朋友引见,到报社做广告业务。
认识严威后,他觉得她很能干,就有意拉拢严威从事报社广告业务。
前几年,报社广告业务的确好做,特别是宣传个人性质的文章,很热门。
广告业制造了不少神话。有很多人确实把握机遇了,赚上千万的都有。
在报社做广告有几个好处,一是依靠部门,以报社名义好作;二是出去有身份和地位,受人尊重;三提成比例高;四是不用办理工商税务手续。
李正也夸大其词了,把报社广告业务的收入经典案例说的天花乱坠。严威就动了心。
李正错误估计广告形势了。其实,随着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报纸杂志广告收入和市场已经没那么乐观的形势了。
下滑是真的。形势不好,不等于没个做和没有前途。只能说客户的要求更高了,你的服务要更进步一些了。
李正有个致命大弱点,夸大其词和自己本身外行。
他本以为自己靠报社关系就可以了。其实,他又错了。报社有关系是能拿到政策和顺利签定合作合同。他忽视了,广告的收入靠的是服务和客户的认可。一个刚进入媒介的人,没有自己的客户群,也不会培养客户,发展客户。
一切从头来,这也没关系。关键是你要懂得客户的心理和广告投放市场的要求。
广告客户想诉求什么?这不是一进这个行业就能把握的。只靠大报社已经有的影响和权威去做广告是注定要失败的。广告业靠关系也是不行的,关系是有限度的。
胡愈擅长的是策划人物宣传和企业形象的文章,所以做起来很顺利。
他伸手不凡,完全是充分发挥了自己做记者时的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于怎么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
严威在公园发现胡愈后眼睛一亮。她在心里有了个计划。
她要请胡愈做自己部门的负责人。
胡愈知道她在报社外面有自己独立的部门,他更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
其实,只要给报社交一定的管理费用,签定个任务合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了。
胡愈自己没经费。他潜意识里早晚自己要拥有自己的领地。他不是个服输和久居人下的人。胡愈骨子里总有不气馁的韧劲。
胡愈对未来总有信心和乐观的态度。
胡愈的骨头有硬度,特别是在困难重重的时候。
人生来就是经受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经受的。
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也许在某一天就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胡愈考虑“非典”不是一天两天就过去的事情,未来发展情况谁也说不清楚。目前,生活还可以应付,再过一段时间就不保了。
严威是个直诚的人,她说明了要请胡愈做自己的部门负责人。
胡愈考虑一会说:“那个李正怎么办?”
“他你就不用管了,我去和他说。”
“你要和他终止合作关系?”胡愈问。
“是。”
“我看没那么简单。关键在于你们当初是怎么商议的?合资还是合作关系?成简单,分就没那么简单了。”
“没事情。你先考虑怎么做。他的问题我解决。”
“我考虑考虑。你等我答复。不过,我要是做了,业务我必须全权负责,你不能干涉。资金你管。而且,你不能离开报社,继续在那里工作和我打配合。”
“我也是这么想的。”
胡愈回到家里,仔细想了想。给严威做还是个打工,自己早晚还是要自己独立的,多接触一下也有好处。他决定跟她做,不过说清楚只做一年。
严威和李正谈的不是很愉快。最后达成协议,李正不管部门的事情了。业务全部由胡愈管理,李正自己一个办公室,找个秘书,自己单独做。他把人事权、业务权交给胡愈,资金管理权交严威。
实际上,部门已经分成两块业务了。
胡愈考虑这样一来,互相有影响,怕谁都无法做事情,建议还是统一办公。
李正善于言谈,更有心计,他趁此机会也推卸责任,把原先的亏损对自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责任转移了,嫁接到胡愈的身上。
严威考虑到,李正这个人品质不是很坏,就是不懂业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自己也有责任,就迁就了李正。李正来北京是一个人,居无定处。严威从心里也同情他。
业务开展的不是很顺利,基层单位都在抗“非典”。
胡愈不明白,不是疫区怎么也搞的那么兴师动众。
没有事情做,胡愈就在组织招揽人才上下工夫,等待时机而战。
他给济南原在一起做的高柳打电话,请他来加盟。
高柳善于管理,做过公司经理。他和胡愈认识后,两人合作搞过山东媒介,配合的非常默契。
所以,胡愈想到他。
高柳如约来了。
人就是这样,没事想事。李正怀恨于严威和胡愈,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前一篇:长篇小说连载《粉红嚣尘》八十
后一篇:长篇小说连载《粉红嚣尘》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