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管理信息博客动态 |
与天籁对话
——记著名诗人、编辑、媒体专家胡革纪
“深信太阳是四方形的,终会有属我的辉煌”、“生活压弯的只能是腰,而不是心”、“生活是养育我的小桥,我不给它加过多的重,只需平安度过”。“我双掌合十,祈祷属于我自己永远膜拜的神,我心里的、身外的神,消除我的罪,让我以圣洁的心,面对我的生命的周围的一切,愿一切平安、祝福都降临到所有人的身上”——阿弋。
“我相信自己,也相信你。明了是对生活的破坏,是对生命的负责。世纪初的,世纪末的,最后的,最初的。内里的生命,外在的生活,人生怎样的定位?你该有一个智慧的路,你有!谎言不是我该说的!将二十世纪交给风,将二十一世纪托在手中。”阿弋的诗,就是这样,质朴中见哲理,平淡中见深邃。正如著名诗评家朱先树所评论的,阿弋的诗粗犷中蕴含细腻。如“六十度的老白干,燃着希望”。阿弋以诗做人交友,南北方曾有30000多读者,每信必复。现在,好多文朋诗友已大有成就,北方的全勇先、王小蝉、南方的深圳安子、客人都是1984年时结交的,无论事隔多年,朋友相见,情依然真,意依然切。
诗贵真情。读阿弋的诗,你会觉得亲切。那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他所坦露的是灵魂,是美的善的真的,不带任何的虚假和不美。
阿弋,原名胡革纪,曾用古风、阿纪的笔名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文学报》、《时代》、《艺术研究》、《辽宁青年》、《当代青年》、《这一代》、《女友》、新华社等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文章、诗歌、新闻1800(首)篇,200万字。出版有诗集《走出黑森林》、《青春的梦呓》、《悬笛弦歌》(台湾)、报告文学集《水殇挚情家园》等著作。世界华人诗人协会会员。曾得到著名作家刘绍棠、朱先树、苏叔阳、藏克家等前辈的扶掖。他们均为阿弋题辞和题写书名,进行过勉励。
阿弋的生活是丰富的,阿弋的生命也是丰富的。1991年任同江市群众艺术馆专职作家,1994年任佳木斯乡企局外贸科长,1995年任外贸科驻俄罗斯外经主任,走遍俄罗斯大地;1998年弃商从文,就职于《华商时报》山东站新闻记者、编辑、专题部主任;1999年《大众日报》“生活资讯”专版副主编;2002年人民日报社编辑;2003年8月《中华名流》丛书编辑;建设部《中华名流·建设文化卷》主编;《阿弋诗选》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经历、阅历,阿弋可谓丰富,生意上大起大落,今日身百万,明日囊中空,后日又重起,他当记者、编辑,愿走乡村,感受诚朴,也体会落后的农民日子。上与省长、国企老总、民营老板谈天下大事,谈经营、谈营销;下入百姓家的田园,那是因为真,那是因为诚。
诚朴,是人的本性,在阿弋的气质里,你能透过他闪亮的眼睛看到心;看到他,你不会认为人生有陷阱。
武汉诗人、作家罗公元曾为阿弋《青春的梦呓》写序,“读阿弋的诗,感到一种新风尚,向我扑来,觉得很惬意”。阿弋爱国爱家,爱美好事物感情显的更浓,觉得难能可贵。
苍穹是无限的,阿弋以流星为伴,曾以小背包一个,笔一支,衬衫一件,遍访南至深圳、北至满州里、东至青岛、西至乌鲁木齐。读万卷书,交八方友。
阿弋与天籁对话,述说生命里只有自己能领悟的真谛。从文、从政、经商、再从文。似乎是划了一个圆,其实不然,再次从文,是一次升华。他曾为许多商界精英写过报告文学、专题形象,总以深触的语言和内心的描写,感染被写者和读者,让人们认识到,经济社会里不仅有拼搏和无情的竞争,也有人性向善的一面。
经济不以过程和剩余价值衡量成功,而是以对社会的实际意义而论内涵。
“你听,天籁里有一支乐曲,他从来没终止为我鸣奏,那是永远的生命之歌。”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名流》一书。
——记著名诗人、编辑、媒体专家胡革纪
“深信太阳是四方形的,终会有属我的辉煌”、“生活压弯的只能是腰,而不是心”、“生活是养育我的小桥,我不给它加过多的重,只需平安度过”。“我双掌合十,祈祷属于我自己永远膜拜的神,我心里的、身外的神,消除我的罪,让我以圣洁的心,面对我的生命的周围的一切,愿一切平安、祝福都降临到所有人的身上”——阿弋。
“我相信自己,也相信你。明了是对生活的破坏,是对生命的负责。世纪初的,世纪末的,最后的,最初的。内里的生命,外在的生活,人生怎样的定位?你该有一个智慧的路,你有!谎言不是我该说的!将二十世纪交给风,将二十一世纪托在手中。”阿弋的诗,就是这样,质朴中见哲理,平淡中见深邃。正如著名诗评家朱先树所评论的,阿弋的诗粗犷中蕴含细腻。如“六十度的老白干,燃着希望”。阿弋以诗做人交友,南北方曾有30000多读者,每信必复。现在,好多文朋诗友已大有成就,北方的全勇先、王小蝉、南方的深圳安子、客人都是1984年时结交的,无论事隔多年,朋友相见,情依然真,意依然切。
诗贵真情。读阿弋的诗,你会觉得亲切。那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他所坦露的是灵魂,是美的善的真的,不带任何的虚假和不美。
阿弋,原名胡革纪,曾用古风、阿纪的笔名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文学报》、《时代》、《艺术研究》、《辽宁青年》、《当代青年》、《这一代》、《女友》、新华社等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文章、诗歌、新闻1800(首)篇,200万字。出版有诗集《走出黑森林》、《青春的梦呓》、《悬笛弦歌》(台湾)、报告文学集《水殇挚情家园》等著作。世界华人诗人协会会员。曾得到著名作家刘绍棠、朱先树、苏叔阳、藏克家等前辈的扶掖。他们均为阿弋题辞和题写书名,进行过勉励。
阿弋的生活是丰富的,阿弋的生命也是丰富的。1991年任同江市群众艺术馆专职作家,1994年任佳木斯乡企局外贸科长,1995年任外贸科驻俄罗斯外经主任,走遍俄罗斯大地;1998年弃商从文,就职于《华商时报》山东站新闻记者、编辑、专题部主任;1999年《大众日报》“生活资讯”专版副主编;2002年人民日报社编辑;2003年8月《中华名流》丛书编辑;建设部《中华名流·建设文化卷》主编;《阿弋诗选》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经历、阅历,阿弋可谓丰富,生意上大起大落,今日身百万,明日囊中空,后日又重起,他当记者、编辑,愿走乡村,感受诚朴,也体会落后的农民日子。上与省长、国企老总、民营老板谈天下大事,谈经营、谈营销;下入百姓家的田园,那是因为真,那是因为诚。
诚朴,是人的本性,在阿弋的气质里,你能透过他闪亮的眼睛看到心;看到他,你不会认为人生有陷阱。
武汉诗人、作家罗公元曾为阿弋《青春的梦呓》写序,“读阿弋的诗,感到一种新风尚,向我扑来,觉得很惬意”。阿弋爱国爱家,爱美好事物感情显的更浓,觉得难能可贵。
苍穹是无限的,阿弋以流星为伴,曾以小背包一个,笔一支,衬衫一件,遍访南至深圳、北至满州里、东至青岛、西至乌鲁木齐。读万卷书,交八方友。
阿弋与天籁对话,述说生命里只有自己能领悟的真谛。从文、从政、经商、再从文。似乎是划了一个圆,其实不然,再次从文,是一次升华。他曾为许多商界精英写过报告文学、专题形象,总以深触的语言和内心的描写,感染被写者和读者,让人们认识到,经济社会里不仅有拼搏和无情的竞争,也有人性向善的一面。
经济不以过程和剩余价值衡量成功,而是以对社会的实际意义而论内涵。
“你听,天籁里有一支乐曲,他从来没终止为我鸣奏,那是永远的生命之歌。”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名流》一书。
前一篇:我的灵魂在水面行走
后一篇:四十集连续电视剧《错过》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