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怎么早教?

什么年龄、怎么早教?
(本文摘自《让孩子天赋自由》)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又该如何区分对待呢?
这个问题同样很简单。
不管孩子大小,给他一些美好的来自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刺激,对他来说都是有益的。因此,不管孩子能否听懂,跟他说说话,描述所见、所闻、所感;念些优美的文字;与他有些肢体的接触(如抚摸、拥抱、亲吻……当然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触要视孩子的情况而定,个别孩子对肢体接触会比较敏感,还是以尊重孩子的感受为宜);给他一张“好脸”,带着爱、带着祝福、带着感恩的心去面对他,给他温暖的情绪体验;营造一个温暖、舒适、充满爱的环境,与家人处理好关系;调整好自身状态,有情绪别乱发脾气,寻找更恰当的方式去处理;多站在对方立场思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安心、舒畅;当孩子试图突破我们的底线,与我们对抗时,温和地坚持,让他明白界限……这些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滋养了。
从最初被动的刺激,到孩子开始与我们互动,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享受与孩子在一起,把他当个有思想、有感觉、有智慧的“小人儿”对待,就算只是跟着感觉走,我们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养育孩子的智慧自然而然就会生发。更何况,孩子还会不断地以他的方式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去修正我们的方向与方式呢。接收到这些信号之后,若能跟随孩子的需求,做出让亲子双方都舒服的回应,基本就不会错啦!
当我们过分拘泥于什么年龄、怎么早教的时候,早教这件事就会趋于机械。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多观察、了解孩子,跟随他,顺应他的需求与一时的兴趣去拓展、变通、顺势而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早教方式。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张着好奇的眼睛到处看,这时候,我们只要跟随他,他看到什么,就描述什么,引领他去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物就好了。若孩子进入撕书的阶段,那就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满足他的这种需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