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儿妈是个很用心的妈妈,她在论坛一个关于早期阅读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讨论在进行中。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贴过来,供大家讨论。
猪儿妈:
林怡姐.有一位妈妈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这位妈妈的话如下:
我所说的挑选简单故事的意思是适合孩子的,不给他看过于复杂他完全不能理解的绘本,有些绘本很好,但不适合孩子现在读,现在就读,他无法理解最精华的部分,很浪费呢,等适合的时候再给他读啊。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我已给猪儿读过一些超出他理解能力范围的绘本.因为适合两岁以下孩子理解的绘本也确实太少.铥儿的书也不多...所以难免也选了一些他不能理解的,当然也是尽量选择相对简单点的,容易理解的内容...所以我选的时候主要是考虑里面有没有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事物.或片断.也就没多去想他是否能理解整个故事.因为我发现一个猪儿完全不能理解故事情节的绘本故事.猪儿也会因为里面有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而能够从头听到尾.....
我的问题是:
对一个很多精华的绘本...在他能够完全理解内容之前,孩子熟悉得都快能背出来了..那么在翻到下一页时,对孩子来说是没有悬念的..那以后如果想要问他你猜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类问题...孩子还会抛开他自回答出自己的想象的内容吗?会不会因为已背得很熟练了.所以回答的时候只是把后面他所记得的内容说出来?如果真是这样.现在提前讲一些他不能理解的内容就成了在记忆故事了....或许提前讲.虽然不懂情节.不能理解(或许只理解一些片断)....让孩子头脑里积累了大量语言...也可以帮助孩子以后想象?
?/P>
?/P>
?/P>
?/P>
有一位妈妈回答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部分)
?/P>
?/P>
孩子每读一次故事,即使是老到掉牙的故事,都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理解. 比如我同事一个孩子,3周7,他在读那本:三只山羊嘎拉嘎拉,他每读一变都会自己总结一些东西
比如第一次他会说妖怪为什么不吃第一只,吃第二只
.第二次他会问:为什么第三只山羊不第一次就出去了
..
?/P>
?/P>
?/P>
?/P>
?/P>
想听听林怡姐的见解!谢谢....
林怡:
关于阅读,我有一些跟主流比相对比较反动的想法。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书,给什么样年龄段的孩子阅读,都会在不同的时期带来不同的效果,这种益处是持续的,源源不断的,就像你提到那位妈妈说的那样,“孩子每读一次故事,即使是老到掉牙的故事,都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理解
”对于这个说法,我是非常认同的。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关于阅读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孩子,无论多么复杂的故事,他也能从中读出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所以,实际上,我不太主张特别严格地给孩子的读物分段。当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由于他的视觉发育还没有成熟,他需要去阅读一些适合他的东西,但是在视觉发育成熟之后,我觉得这个界限就可以比较模糊了。只要他喜欢的,不管这本书对他来说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可以让他在不同的年龄段以不同的方式阅读,那么这本书,他就可以读很多年,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从这本书里获得不同的启示或者从中探索到不同的内涵,而且,他也能从这样的阅读方式中获得一种探索与思维的能力,而这是远远高于所谓“理解绘本故事内涵”本身的。
从书里面“获得”,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理解书的内涵,而是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挖掘,去读出仅仅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最高境界。我们随便找一个经典的绘本,然后去查查相关的评论,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不同的人来评价这个绘本,他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他就会看到完全只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这才是一个好读物最可爱之处。成人对一本书的理解会千差万别,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让他以我们认可的方式去理解一个绘本。所以,我们尽可以让孩子以他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去发现。就如同你最后说到那个小孩提出的问题一样,这个读物对他来说确实是太简单了,但是他以他的方式从这个简单的绘本里读到了新的内容,这是作者不曾预料的,也是妈妈不曾预料的,如果他能从这个简单的绘本里发现这么多不合理的东西,这本书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绘本了,而是一个引发他探索与思考的超级大问号,那么这本书对他来说虽然浅显,但是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们没有见过绘本,那时候都是一些很传统的读物,甚至很多就是成人的读物,里面偶尔有些插图。这些书也曾经成为他的早期阅读内容。只是我会更多地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支持他以他自己的方式来阅读。如果这样来处理这个事情,孩子一样是可以有收获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要给他一个限定的阅读模式,而要给他一个非常开放的阅读环境,让他以自己的方式来阅读,并且对他的阅读模式给予鼓励。我个人认为,早期阅读并不是孤立的“阅读”,而是包含了很多别的内容在里面的。所以我一直提倡早期阅读首先应该是游戏,是适合孩子的一种游戏,它囊括了阅读,同时也隐含了更多别的成分在里面,这样的话,早期阅读就会变得卓有成效,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阅读本身。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书可以是玩具,让他以自己的方式玩出很多的趣味;绘本可以是认知书,可以摆脱故事本身的束缚,用来给小孩子认知事物;认知书也可以是绘本,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从中读出妙趣横生的故事……
总而言之,早期阅读可以是没有规则,没有确定的方法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为导向。就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如果孩子的兴趣是骨缝,我们的刀就要顺着这个骨缝去游走,才能真正的游刃有余。而唯一不变的原则就是我们要跟着孩子来变,不断的变,并且在这个变的过程中稍稍使力,将连在骨缝之间的筋肉切开,让孩子兴趣的骨架更加明朗地显露出来。
猪儿妈:
林怡姐...你又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舒服啊....
其实在猪儿阅读越来越顺利的时候我就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内容猪儿肯定是不能理解意思的.我感觉得到.在学习语言的这个最佳时期,猪儿也许在积累语言....但在猪儿不能理解这整个故事内容之前,给他读这些复杂点的故事又不仅仅只是积累语言.....我觉得也是拓展孩子思维的渠道之一.比如我读故事书时...尽管猪儿不理解前因后果.但我偶尔会让他根据我所讲的内容去推断我所讲到的人物是哪一个.....我陪猪儿阅读的时候,从来不会边读边用我的手还指给他看,我让他自己去发现....偶尔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推断.就算推断错了.那也是他自己的理解...独特的视野....独特的理解.....
还有阅读的时候,我觉得也是培养一些能力的时候.比如观察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我偶尔也会问猪儿,你看见什么了...他会从图画中发现他自己的东西......他所发现的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答案的.....也正好拓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阅读真的不只是看看图画听听语言这么简单的事....
最后还想有一事想问...那现在尽管孩子不完全理解整个故事情节.哪怕很精华的部分现在他不理解..但我仍然可以根据兴趣来选读一些,也许不理解整个故事内容...现在也许只是理解一些片断.以后熟悉了再读这些已讲得滚瓜烂熟的故事时...会有自己新的理解是吧...听你上面说了应该是的.只是我想再请你确认一下....所以现在.即使一个绘本故事..猪儿不能理解其精华...如果里面有猪儿喜欢的事物或片断.仍然可以选择来读一读...因为正如你所说...只要他喜欢的,不管这本书对他来说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可以让他在不同的年龄段以不同的方式阅读,那么这本书,他就可以读很多年,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从这本书里获得不同的启示或者从中探索到不同的内涵,而且,他也能从这样的阅读方式中获得一种探索与思维的能力,而这是远远高于所谓“理解绘本故事内涵”本身的。.当然也不是每本书都要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了...简单的和复杂的搭配着选择...
林怡
猪儿妈提到的这些,基本就是我想要说的,但是,我觉得还要注意一点:无论多小的孩子,他们都是很敏感的,所以一旦他感觉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他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所以最好不要在跟他一起阅读的时候给他提特别多的问题,让他感觉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无能为力,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是否理解了其中的内涵的不信任,或者让他感觉到你的全能和他的无知之间的差距。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小孩子通常喜欢跟比他大一点的孩子玩,并且从他们的身上他能学到很多的东西,学这些东西也比跟大人学看起来要容易的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比他大一点的孩子懂的东西比他多,但是又没有多到带给他压力的程度,他跟这些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放松地去跟人学。所以,跟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不管我们想要给予他什么,一切都应该是很自然地渗透的,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让他感觉到你比他高明那么一点点,但是没有太大的差距,这样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小心点,不要轻易就去指点他,而要选择他特别需要的时候给予他指点,并且在给予他指点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最好是根据他当时的情形很巧妙地帮助他自己去探求答案,给他一种成就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