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在我的论坛提出这个问题,并且也确实有人著书立说地反对给宝宝把尿,认为宝宝在2岁以前肌肉发育还没达到可以控制尿尿的时候,把尿会给宝宝心理带来负担,还会留下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所以不主张给宝宝把尿。于是很多妈妈看了这样的说法都提心吊胆,只好一天到晚给宝宝戴上纸尿裤,绝对不敢再有给宝宝把尿的心思。把尿果真就像洪水猛兽那么可怕吗?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是从他不到一个月开始就把尿了(当然给这么小的宝宝把尿,一定要让他半躺着把,以免损伤他的颈椎),而且一把一个准,所以他3岁前基本没尿湿过裤子,反倒是3岁之后,因为贪玩,每次想要尿尿了,来不及脱裤子才尿到身上过。宝宝尿尿一般也都会有些规律的,如果父母细心观察,就会根据他喝奶吃东西的量和时间推断出他大概多长时间会有尿,正好在他有尿意的时候给他把尿,他通常都会很享受这个把尿的过程。我不太赞同把尿会给宝宝心理带来伤害的观点,相反,把尿提供了更多亲子交流的机会。比如,把尿的时候,你和宝宝肌肤相亲,给他一种来自触觉的刺激;你温和地劝他尿尿,给他一种语言的刺激;你跟他说“嘘嘘”或者一些其他比较俏皮的话,让他觉得你很幽默,他也从你那里习得幽默……所有这些体验如果不给宝宝把尿,他是不可能获得的。
给宝宝把尿的时候,如果宝宝没尿,他会打挺,如果宝宝有尿,他会老老实实地尿,不存在强迫不强迫的问题,只要适可而止,别在他打挺的时候还坚持要把尿就行了。从小养成习惯,他就不会反对把尿。琛琛小时候很少用纸尿裤,除非外出,比如要长时间坐车,没有地方把尿,其他时间我一般都不会给他戴纸尿裤。另外,给宝宝把尿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通过这种行为帮助他悟出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果有了尿意,我就该把尿尿到便盆里,或者其他可以尿尿的地方,而不是裤子上。别看孩子小,他其实是很有悟性的,只是他不会表达而已。等他会走了,他就会明白,当他有了尿意,他就应该去坐盆或者上洗手间。
2岁之前,宝宝膀胱的肌肉确实还没有达到能控制自己尿尿的时候,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不能给宝宝把尿的论据。纸尿裤出现的时间好像也不太长,在纸尿裤出现之前,我们都是用布尿布,宝宝尿了,我们不能延误,必须马上就给他换,否则宝宝就会难受,他就会哭闹。于是,更多的父母就会给宝宝把尿,来减少不堪重负的洗尿布的繁重劳动。如果按照上面的提法,那时候有心理问题的人应该比比皆是,几乎人人都要看心理医生。而事实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而现在用纸尿裤了,即便他尿湿了,他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因此他不会通过哭闹来向我们提出抗议,于是我们跟宝宝之间的互动就明显地减少了。
我们暂且将给宝宝把尿的问题撇开放在一边,来谈谈别的事情。比如在宝宝1岁半之前,他身心的发育也还没有达到流利说话的程度,我们当然也不能据此就断言,在1岁半之前我们就不该教他说话,不该给予他语言的刺激。相反,正是因为在他还没有获得某种能力之前,我们给予了他相关的刺激,他才能接受周围环境给予他的这种刺激,进而更快更好地掌握这种能力。给宝宝把尿是如此,和宝宝玩游戏或者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宝宝一些知识性的东西都是如此,只要父母做事的过程不是错误的,不是强迫宝宝的,那么对他就都是有益的。
尽管已经有不少关于婴幼儿的研究,包括心理的生理的,但是不管哪种说法。我个人认为都不能照搬,对于孩子,我们了解的实际上还是太少了,他们就像一本书,其实很深奥。检测我们做得对还是错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反应,如果他的反应是舒适的愉快的,那我们就是对的,如果他的反应是痛苦的厌恶的,那我们就是错的。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做某件事情并没什么错,只是我们把握的时机不对,也会导致宝宝反抗,那就需要我们耐心地观察与分辨了。
其他文章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