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无故乱翻书 |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兼容的原有传统立异﹔
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例如明、清的批评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
西方十七、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圣佩韦认为当时法国的浪漫诗派蜕变于十七世纪的“七星诗人”,
三十年代中国有些批评家宣称明代“公安”、“竟陵”两派的散文为“新文学源流”。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发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摘自七缀集
前一篇:假正经
后一篇:磕大头小记之一:冈仁波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