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围棋之一:由赵守洵先生论棋而起

(2015-07-31 12:00:06)
分类: 流水不争先

一直关注围棋tv,一段时间以来,基本上每天都在看,尤其是tv 的实战讲解,对于一个有着三十年棋龄的棋迷来说,是甘之如饴的惬意时光。

赵守洵先生的围棋与道的雅集,知道之日,便很关注,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适逢tv的微信平台全文再现了赵守洵先生的围棋与道体验课,欢欣之余,一一拜读。顺便提一下,tv的编辑工作人员真的很让人钦佩,现场记录下来并整理发布出来,其中甘苦,非只言片语可以言尽,也代表棋迷朋友表示感谢和敬佩。

关于围棋是什么的思考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投入些关注。年少时,每每得意于我又战胜了谁谁谁,在比赛中取得什么样的名次。随着时光的流逝,返身看去,围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身体中流淌的血液。

赵守询先生对围棋的每一颗棋子是生命的解读,我深表赞同。每一颗棋子,就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或从容,或飘逸,或昂扬,或困顿,都在棋盘上有着真实的展现。只是围棋进阶的过程较长,要理解和体会到这些,需要长时间的磨砺。

关于围棋之道的探讨,是永恒的。围棋背后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棋手每天都要面对的。越多掌握这一规律越会受到胜利的青睐,当然,也包括对于围棋赛制的理解,体力的分配,对手的了解等等,这也是围棋在棋之外左右胜负的因素众多的原因。而这一切都是围棋的组成部分。但,如果认为掌握了这些,便是围棋的全部,那也只是门外汉的看法而已。对于大众而言,关注的永远只是表象。

目前日本围棋式微,但是,日本围棋的代表人物在序盘展示的创造力和对于围棋的理解,绝不再中韩之下。当然,这可以看作是我的胆大。我总想向职业棋手印证的一点,真实的日本围棋到底怎样,真的那么不堪一击?

有一盘棋我至今难以忘怀,井山对阵韩国一线高手,序盘结束,从我的视角来看,棋就已经结束了。在四个定式的组合中,井山对于围棋的理解彰显无遗,而对手似乎对此无能为力。随后,便是井山的保守和对手的追击,进入读秒,一步靠,井山有所忽略,慌乱中损失很大,棋输了。

对于任何事情而言,创造都是最难的。而在序盘便展开构思,也是围棋最难的地方之一。离开了探索,围棋的精神便不复存在。而执著于探索,人的精力便会大幅度的消耗。对于围棋这项持久战而言,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这便背离了当前赛制下的取胜之道。对于胜负场的选手,采用程式化的布局便是最简明有效的取胜之道。而从一开始便围绕如何赢下棋所采用的策略,永远不会产生真正的围棋。这也是为什么可以赢下无数的棋,却很难留下一张棋谱的原因。

吴清源大师曾说过,在对弈过程中,我从没有想到过胜负。闻之,如雷贯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