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篱菊也香 |
遇到普洱,是在喝了三年观音之后。一头撞进普洱之后,便不可收拾。其中缘由,似乎很难言明。若仔细思索,抽身旁观,大概是对事物强烈的探究心而产生的源动力。而这些趋向更多地在人文方面。
那时,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疑问,每天又都有收获。就在这其中,一些人,一些茶,就这样不期而遇。
仅仅是因在网络论坛中相识,广东増城丁兄便与我每日在qq上倾囊相授。丁兄为了试名山春茶,喝到低血糖,边打点滴,仍不放弃试茶。
仅仅因在博客上相识,东邪兄先是赠八八青品饮,又携红印来石,直至号级茶,其性之真,其情之浓,至今仍难忘怀。
石昆牧先生两次莅石,虽是萍水相逢,便传授古树品饮法门,若干印级茶一一品鉴,指点。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普洱茶真相的认知,单靠个人很难,探索亦会是在黑暗中摸索,这时,最重要的还是人,要有生命的贵人,指明方向。
而这些人的相遇,在喝茶之前,又是怎能预料的。回头望去,只能感慨上天的眷顾。
人在经历世事之后,方愈觉自身之微小,愈觉命运之不可预知,不可揣测,不可抗争。
每一次的不期而遇,又都是在内心积蓄能量,不断累积中,突然地出现,这感觉,既神秘又似乎有迹可寻。
人与茶,人与人的相遇,也在如此的回味中,愈发变的意味无穷。
前一篇:普洱十年絮语之四:情迷易武
后一篇:普洱十年絮语之六:情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