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弃而自得

(2014-11-02 21:11: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故乱翻书

荒芜先生的小文。不主动到人堆里凑热闹,远离官场或者权贵中心,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不仅当今,即使过去的年代,也都属难能可贵。读朱光潜先生纪念集,感到可悲的是,在那么多人的回忆、赞赏、描绘中,几乎无一人提到朱先生的这份“难能可贵”。许多的话语只能视为“阿谀”,相当多的人只做了官样文章。那个任教于北大,起居于慈慧殿或者后来的燕园,只习惯于到陌生的贫民化的地安门大街(后门大街)逡巡的朱先生,人们几乎视而未见。

朱先生说过:“人生第一乐趣是朋友的契合。假如你有一个情趣相投的朋友居住在邻近,风晨雨夕,彼此用不着走许多路就可以见面,一见面就可以毫无拘束地闲谈,而且一谈就可以谈出心事来,你不嫌他有一点怪脾气,他也不嫌你迟钝迂腐,像约翰生和包斯威尔在一块儿似的,那你就没有理由埋怨你的星宿。这种幸福永远使我可望而不可攀。”

朱先生的各种表述,都在描绘一种人生的境界。它是美妙的,几乎也是妙不可言的。

几天前,在忙得不可开交的一个间隙,在我家门口敬亭山的一个山麓,与来访的李先生做了一番闲谈。他说:“让管我的人看不到我,看到我的人却管不着我。”他又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后,要自我边缘化。”

看看他那自弃而又自得的样子,我立刻想起朱光潜。确切地说,是住在慈慧殿时的朱光潜。架着二郎腿,捧着一本书,看着院子里疯长的杂草和在北方罕见的成片的楸树林,不仅远离而且淡漠一切热闹的、主流的生活圈,潜心于自己的学问天地,过着“匿名者”的日子,这大概属于典型的边缘化,而且是属于自我边缘化。因为凭着海归的身份,当着北京大学的教授,30出头的年纪,那是极容易主流化中心化的。

“但是,在边缘领域,要主流化。”闲谈结束的时候,李先生冒出了这一句。

大概只有能够“主流化、中心化”的人,才有能力自我边缘化。在边缘领域主流化,庶几才不会被边缘化。朱光潜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