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兴楼上人欲醉

(2011-03-29 11:16:01)
标签:

杂谈

逯耀东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谈胡适先生在北京常去的馆子。东兴楼去的最多最密,常常是今日方去,次日又来。对于胡适先生有说不清的好感在里面。老先生虽为新文化之旗手,但一派温柔敦厚之气象,却是骨子都浸在旧传统中方能养成的。

 

人生不如意是常事,每每遇此,便会请出胡适老先生的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遥想他老人家如此的大才,遭遇那许多的桎梏,尚且微笑面对,掂量参照一番,心情便会平静下来。

 

唐德刚先生曾说胡适先生最喜后学。余生也晚,曾胡想一番,若能遇先生,资质虽愚顿,但好学之心颇盛,没准也能聆听一番先生教诲。就算是无缘如此,茶余饭后大谈一番“我的朋友胡适先生”总是可以的。

 

遥想的事情只可遥想,但去东兴楼吃上一次饭,还是可以做到的。

 

和老友们落座,点菜的事情便被我抢了过来。

 

五荤:葱烧海参,糟溜三白,芙蓉鸡片,干靠肉条,干炸小丸子。两素:上汤丝瓜秧,烧二冬。配上四个小凉菜。

 

葱烧海参,东兴楼的镇店之菜。好,确实好,葱烧的比海参好。虽是戏言,却有我个人的偏好在里面。凡名贵之物,便觉得疏远,凡家常之物,便觉得亲近。海参浅尝则止,大葱则觅而尽食之。

 

偏好不好摆在桌面上说,理由还是很喜欢与人方便的,找总会有。随园食单云: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海参味道平,入味尤难,要能入味,方可称妙。这道菜,海参烧的口感倒是软糯,入口不费气力,只是少了几分Q感在里面。滋味多在汤汁中,并未入到参块中。吃参我是外行,这要求恐怕是尖刻了些。大葱烧得好吃,焦而不糊,软而不失其形,入口很是舒适。

 

糟溜三白,据说启功先生爱吃。鱼片、鸡片具嫩滑,笋片清新。糟有独到之处。赵珩先生在老饕漫笔中对糟和醉的阐发让人击掌,赵珩先生称糟与醉的区别在于有“火”气与无“火”气,正如一件瓷器,仿古者胎、釉再好,造型再像,终有新瓷的“火”气,不似旧物“火”气全消。醉,是炝出来的,急功暴力,所以原物的鲜香得以保留,这种“火”气更使被醉之物生辉。糟,是慢慢浸润出来的,需要一些功夫,“火”气全消,所以味道醇厚。二者虽都有酒香.却有薄厚之分。取小勺舀了些汤汁,细细的喝了,味道清雅,淡淡的酒香,淡淡的甜。

 

梁实秋先生很是青睐芙蓉鸡片,对东兴楼的芙蓉鸡片很推崇,稍有遗憾处,只是盘子稍大了些,不若老东兴楼的盘子讲究。在这之前并未吃过此菜,不过芙蓉鸡片名气确实很大。所谓芙蓉鸡片,把细嫩的鸡肉捣成肉茸拌以蛋青,制成片状装盘。虽满盘尽鸡,却不见鸡。这次,菜一上来我便盯着盘子。盘子是不大的盘子,鸡片白嫩如雪,满满的挤在一起,似有卷起千堆雪之感,荤菜素作,那怪梁实秋先生钟情。朋友们似乎也很少吃到,一吃,便一致的说好。平时大块吃肉的朋友也赞叹说,这菜雅致。

 

干靠肉条,干炸小丸子,都是东兴楼的特色菜,选料家常,做法讲究,吃来极亲切。

 

赵珩先生曾细细讲过老北京的堂倌,谈吐得体,不卑不亢的做派很是让人神往。在东兴楼,总想着让伙计多说些话,多讲点老东兴楼的故事,奈何不是说刚来的,便是浓重的地方口音,知之甚少。自然,我也心知这样的愿望确实是太奢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