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勇
(2009-10-28 09:15:13)
标签:
杂谈 |
大约一个多月前,从朋友那里借了一本关于读书的书。名字唤作“私人阅读史”。里面汇集几十个文化方面多少有些影响的人的阅读体验。
这样书,好读。每当谈及一部自己也曾读到的书,会意处,还会让人难以名状的满足感,譬如朋友之间谈及到过某地,自己在一旁说,鄙人也曾到过,虽是不经意的一说,内心还是有小小的得意。
不过,这样的得意并不多,而且很快就消失了。印象最深的是多位学者谈及钱钟书和陈寅恪,谈及管锥篇和柳如是别传。这书多年前曾瞥到过,繁体竖排,一看就头大,拿起就放下了。看到如此多学者推崇备至,好奇之心又起,暗下心思,找来看看,也看看这些年读书有无些长进。
同学问大的朋友谈及,听到多是,一声惊叹,这书极难读。
书很快找到了。柳如是别传,还是拿起又放下。原来的勇气只是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就消失。我的初衷,但凡能读懂一两句,便可攻关,然如在瓮中,无缝可寻,放下书时,还能觉得胸口有些憋闷。
管锥篇,多翻了几页,如锥刺背,叹息一声,把书放下。心如死灰之时,顺手翻看钱钟书先生的另外几本,写在人生的边上,七缀集,谈艺录,大喜,这些似乎读得懂,当然,围城也要重温。
过了些日子,听过我的读书计划的朋友,很是关心我的进展,钱先生的书读得怎样了?
奥,管锥篇还没有读,改读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