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如故的故事之五
(2009-06-22 10:08:29)
标签:
杂谈 |
疏懒了几日,有朋友催促,还不干活写东西。
胡适先生把写东西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有所为而为,一种是无所为而为。具体来说,一种为功利,大体含教化、说教之用意;一种为非功利,多取游戏之状态,自我热情的燃烧。
吾尝夸口,虽为文不入末流,但境界高远,忘情燃烧。
香如故的事还得接着说,本想住笔,奈何朋友们踊跃提供脚本,开心畅谈之余,记录下来是应有的待遇。
深圳的朋友也喝到了清劲莲韵和香如故。当日便盛赞清劲,对于香如故则认为,苦确实很重,其它则并无特别之处。
此友是我在05年前后的挚友,原籍便是广东,性默善品。凡是同吃有关的事情,朋友一人包办。去茶店寻茶,朋友负责喝,我负责说。
询问完朋友冲泡香如故的几个细节,我给出几点建议:其一,茶经过旅途表现大都不好,稍缓几日再看表现;其二:降低预期;其三:加大投茶量,100毫升的壶要7-8克的投茶量;其四:降低水温,新茶大都不适高温;其五:加大闷泡时间,三五分钟都不怕,越闷越容易出感觉;其六:注水稍缓,切忌高冲,容易出涩,散精神;其七:要阳光充沛之日,此茶纯阳之物,阳光愈足,茶性愈发活跃。饮此茶,必出汗,方得其神。
这些注意事项是多次冲泡香如故得来的经验,从之则得神,背之则伤心。
不日,收到朋友的短信,共两条:
其一:下午在阳台听着风吹竹叶响再品香如故:汤色透润,口感厚润,苦中带甜,总结,感觉像是在喝苦蜜水。
其二:汤色确实很诱人,有点像放了三五年的茶,不过就像蜜蜂采错花了,采了苦瓜的花,呵呵。
同老友有了共鸣很是开心。开心过后,不禁怅然,一南一北,千里之遥,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