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道

(2005-11-28 08:32:13)

孔子讲:“仨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学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练球,打球的过程中,都是和人交流的过程,这里面有球友,球僮,教练和还会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按照孔子的说法,这些人其实都是吾们的老师。

 

   非常道

     

而在这诸多的老师中,挥杆遇到过的三个素不相识的人,他们所说的话对挥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佛家讲棒喝,这几人的话语对于当时的挥杆而言,不亚于棒喝。

 

这第一位老师是在练习场碰到的。挥杆当时初学高球,7号铁杆刚刚有些基础,便迫不及待的抡起了一号木。也是看了一些关于如何挥杆的理论,平缓的上杆,控制左臂不要弯曲,上杆到顶点要有一点停顿等等。挥杆便像木偶人一样练了起来,球是乱飞,但挥杆心中还是认为这样是蛮对的。

 

练了一会儿,挥杆发现一人站在身后不远处,只是摇头。这人肯定是有话要说,吾心中思忖,便作谦逊状,“给指点指点”。这位朋友倒也毫不谦让,outside、inside的讲解了一番。挥杆似懂非懂,照着样子挥了几杆。效果依然。看着我呆板的动作,这位朋友很是着急,冲着我大声说道:“挥杆其实很简单,抡上去再抡下来就可以了。”

 

挥杆当时便感觉浑身的关节像被打通了一样。奥,原来挥杆可以如此的简单。当吾放手把杆子抡了起来的时候,还真是打出了几个好球,原来束缚着吾的这样那样的要领,一下子被统统剪断。

 

半年之后,挥杆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绩在100杆左右徘徊。一个难得的机会,挥杆和朋友一同去玉龙雪山打球。据说,玉龙雪山球场是目前海拔最高的球场,球道的长度也是最长的。球场气势雄伟自不必多言。球场空气已显稀薄,全力挥上几杆,就能感觉到身体些微的不适。因为对高山球场完全的不熟悉,因此,对球僮的意见便很是尊重。服务挥杆的球僮是一位当地的小伙子,身材敦实,话语不多,脸庞上两块皴红,是当地典型的“红二军团”。交谈中,挥杆知道,这个球僮的水平在九十多杆,这便更让挥杆佩服了。

 

也许是技艺不精,也许是心情有些激动的原因,挥杆的表现很是一般,就连平日最有把握的50码的短切也频频失误。在又一次切杆失误之后,挥杆的球僮慢慢地说,其实,短杆比长杆更容易抬头。

 

初学之时便知道,死不抬头,决不用力。但是,往往是长杆的时候不住地提醒自己不要抬头,短杆时便忘记了,脑子只是想着攻上果岭。失误的这几杆,全是因为抬头太早了。雪山球僮的这句话成为了挥杆在雪山的最大收获。直到今日,挥杆稳定的短打依然赖雪山球僮所赐。

 

学球将近一年的时间,挥杆有机会去汤臣球场打球。那时,挥杆的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五号木已经运用得很纯熟,短铁也很是精准。朋友有事,挥杆同一位不相识的朋友拼组下场。几洞之后,那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对挥杆说,基本动作还是不错的,就是下盘还不是很稳。这一句话对挥杆的启发很大,挥杆潜心体味,勤加练习,终于自创出了五趾抓地的窍门(此趾乃脚趾)。稳定的下盘成为稳定挥杆的坚实基础。挥杆由此感悟到,原来高尔夫是用脚来打的。

 

这三句话,对旁人来说,也许是很平常不过的。但是,对于挥杆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挥杆愿意记录下来,并告诉每一位球友。当然,任何一本教科书中所教授的理论都比这几句话要系统得多,深刻得多,能对球友打球起到多大的作用,挥杆还是不敢奢望的。不过,这三句话对于挥杆而言,是真正的“非常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聚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