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和脸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
初学高球,丑态百出,脸面尽失,高球我所欲也,脸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脸而求高球者也。
平时也都自我感觉良好,但刚刚开始练球时,球是东奔西跑,连滚带爬。自己已经觉得很是不爽,要是碰到旁边的打位是一老手,那滋味更不好受。
吾有一友,曾一同相约练球。第一次还兴致颇浓,后,端坐于打位之后侃侃谈之,问,为何不挥杆练之,答,练之无趣,教之有趣。
其实是脸皮薄,干不了丢人的差事。
练球苦之,下得场来更是狼狈不堪,若没有戴安娜般的几分豁达和调侃,实在是很折磨人的过程。
吾有一友,人厚道,初次下场挖得大块草皮若干,羞愧难当,后,每打出一杆,不去看球,即前趋,寻草皮返,覆之。
行进到一par4洞,千辛万苦上得果岭。吾友已精疲力竭,盖因路程已比旁人多跑了不少,更要进树林,探长草。问球童,几杆?答曰,已七杆。吾友,叹曰,又无成绩矣,罢了。遂推之,奈何球直撞入洞。喜曰:同样是double par , 然吾未占便宜。
然若舍不得脸面,则于高球无缘矣。
要想体验到高球的真正快乐,成为其中的高手,就要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要想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就不但要有不要脸的精神,更要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还不要脸的精神。
当脸面丢尽之时,也是找回脸面之日。君不见老虎身披绿夹克之时,那是多么的风光,满脸的春风得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