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非常之道在球道。打球之余体悟球之道,实打球之外的又一大乐趣。
很多朋友讲,高球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这里所谓的“东西”,我理解就是“道”。我的打球过程,也同样的有趣,也瞎捉摸出了一些道道。
以缓制快是挥杆这两年体会最深的一点。挥杆身体力行,受益匪浅,希与众球友分享。
刚接触高球,真可谓心急如焚。恨不得每个球都又直又远,铁杆还未练扎实,就开始学着别人的样子,抡起了“大拽”。结果练的胸部肌肉拉伤。球是经常奔着白色的小桩子而去。郁闷。
后痛下决心,老老实实做人,洗心革面,别人用“大拽”,我自岿然不动,静悄悄的拿出自己的“小五”,不求距离有多远,但求在球道之上。别人比我远50码,我仍能坦然面对,尽管开始时要经历一些折磨。别着急,过不了几洞,对手的球打进长草,飞翔树林,冲向公路的情况就会发生。这时,我会致以深切的同情。
大拽的难度之大,超出了我等的想象。吾有一友,球龄不短2年有余,力大无比,开杆状态来了能到300码,但长长饱受折磨,8字头也能打出,百杆也可能突破,一句话:没准。
经过3个月的努力,挥杆的小五木练得炉火纯青,就像一把小尺子,每次都能把球道分成两半,不亦快哉。成绩也稳定在了100杆以内。挥杆现在最得意的距离是距离果岭180码左右,小五木一挥,方向、弹道俱佳,上得果岭,赫然见一银色小球静静的依在嫩绿小草之上。不亦快哉。
从表面上看上去,不会用大拽,好像是进步得太慢,就像乌龟和小兔子赛跑,实际上通过打好基础,提高了成绩。 我的经验总结就是:乌龟必胜。
此乃“以缓制快”。挥杆有一名言,一年练好一根杆。怎么样,这个难度不大把,14年之后,就会成为单差点的高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