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灯雨轩随笔 |
王怜花,一个名动江湖的名字。当然,他并不是古龙笔下《武林外史》里的那个。他是当年未名湖畔歌风啸月的大才子,在金庸和古龙的武侠世界里享受了极至快意的人。王怜花已经不是一个武侠小说的读者,某种意义上,他也是那个恩怨情仇、刀光剑影的江湖中的一份子。
王怜花之所以闻名江湖,是因为他写了《古金兵器谱》和《怜花宝鉴》,现在合称为《江湖外史》。这是几十篇别样的散文,相互独立而又绵延粘联。一个个古金江湖中的人物,被王怜花穿梭时空般地做了卷卷素描。然而你并不觉得那只是为子虚世界里侠客们的评传,而是“借古金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用王怜花自己的话讲,则是“关于道路问题”。
阅读王怜花的这部书,可以感觉到我们已经能够越过青涩的时代,同样也越过迷茫的时代。我们已经是在花团锦簇、阳光明媚的夏日里行走,然而我们仍旧似是而非地碰到一个叫“彷徨”的人,他问我们一些极平常的问题,我们却难于作答。现代人有很多时候没有江湖侠客们潇洒,我们太缺乏做事的执着、果敢甚至决绝,所以我们无从享受快意的乐趣,于是也才会徒劳地思考“关于道路问题”。
究竟不亏是北大高才,《古金兵器谱》的大部分篇章均不失灵动和机敏,有着别样的雅致和独特的韵味。特别是巧妙而准确地引用小说里的一些段落,以及王怜花朋辈高友们的诗草,却没有丝毫的突兀造次,居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此不落俗套而新颖的写法,自是为文章增色不少。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寓于其中又游离在外的思想脉络,始终在或迷惑或清晰的思绪中挣扎。王怜花和他的朋友们都多次提到某一日“退隐江湖”的话,不知道那一日他是否想通了“关于道路问题”?其实又何必一定要想通呢,因为江湖永远是在我们心中。
王怜花的新书加了〈附录〉部分,有几篇王氏老友们的文章。我特别喜欢若平扬的《捕快旧事》,甚至我认为这是整部书中最好的文字。那是对王怜花写出《古金兵器谱》的那段日子的回忆,如诗如梦的句子活灵活现了那个酒一般的岁月。在我看来那也是散文写作中的精品,笔笔都属人与事,却是心情的怦然激荡。有着这样不饰铅华的快意经历,“关于道路问题”的思考,还是将它抛开吧。正所谓“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
(二介,2007-02-28于天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