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辍,丰收如期
(2022-09-24 09:07:54)
标签:
耕耘不辍丰收如期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五个“十八连丰” |
分类: 杂言我陈 |
耕耘不辍,丰收如期
作者:刘白
今日秋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到来。
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迎来“十八连丰”,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夏,中国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勾勒全年“丰收答卷”;而此刻,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之忙,麦浪滚滚的大地正在孕育新的奇迹。
曾经,“馑”“旱”“凶”“歉”充斥我们的历史,现在,“饥荒”只留下一个遥远的背影;
曾经,“谁来养活中国”让我们难以释怀,现在,中国人的饭碗被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对于一个数千年与饥饿抗争的民族而言,“吃饭”曾是多么关键而又沉重的命题!国家权力的象征,是烹饪器具“鼎鼐”;政治势力的崛起,首先要实现“积粮”;赖以谋生的职业,被称之为“糊口”,最为理想的生活,不过是“温饱”。
哪怕就问问上一代人,谁能想到,盼了千年的小康真能一朝梦圆;仅仅上溯一个世纪,谁又能预料,十亿人吃饭这个“地球级”难题竟能真的解决!
靠什么?靠战略谋划、靠制度优势、靠技术革命,而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实于“奋斗”二字。
奋斗解决了“有没有”,我们还要向“好不好”持续探索;奋斗完成了“量积累”,我们还要向“质提升”克难前行。今天,良种、良田、良法齐推进,每一个领域都在进行一场不息的接力:
我们在土地上深耕——
面对钢筋水泥对耕地的蚕食,我们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占补平衡;面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我们推广保护性耕作、创新生态改良,让黑土地重新冒出油花儿,让“山荒聊可田”变为“地力常新壮”。
我们在科技上着力——
测土配方取代了“大水大肥”,卫星播种取代了“漫山撒种”,“靠云吃饭”取代了“靠天吃饭”,我们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让现代农业星火燎原。
我们凝聚起战略人才的力量——
袁隆平田垄抱禾,让育种术变成中国粮、让中国粮装满中国碗;林占熺窑洞种菇,用技术牵起山海情、将希望种进西海固;有人让盐碱土壤萌生希望,有人让高寒之地孕育新生——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接续奋斗,带来了囤满仓溢,夯实了大国底气。
天道必然酬勤。过去几十年,全球摆脱饥饿的人口中有2/3在中国,第一个实现联合国“零饥饿”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超速向高能量、高蛋白转变的是中国!什么是由富而强、什么历史巨变?不妨看看足以写出一部历史的、每个中国家庭的餐桌!
大地、耕种、果实——永远代表着苦心不负、劳有所获,永远传递着踏实感和安全感。所以,丰收节不仅仅属于中国农民,也属于每个沉潜于自己领域的耕耘者,在这个节日到来之时,让我们在自己的行业中“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共品事业之甘苦、长思奋斗之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