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这样的“好‘丰’光”,要不得!
作者:柳栖士
昨天(9月22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以“【在希望的田野上】金秋时节好“丰”光 瓜果满园粮满仓
”为题播出了这样一则新闻:金秋时节,在广袤的田野上,瓜果满园粮满仓,各类农作物陆续成熟,迎来收获。
看罢新闻,心情大悦,尽管疫情肆虐,尽管高温大旱,我国秋粮仍喜获丰收。看着金黄的田野、饱满的稻穗、飘香的瓜果,满心欢喜,心潮澎湃,竟不由地哼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然而,不知是语文人的敏感还是咋的,感觉题目中的“丰”字特别扎眼,忍不住说两句,算是吐吐槽吧。
先猜想题目“丰”的来历。很显然,这里的“丰”应该是借“风”字的谐音变体,作者的意图当是借这一变体添点新意,更吸睛一些。
妥否?想法固然很好,然而问题来了:“好‘丰’光”怎么理解?是不是这样一变反倒是用“丰”字来强调“光”了。实在不妥。再说,如果直接用“好风光”,可否?当然很好。“风光”一词的主要意思,根据百度可知,多“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指繁华景象,方言可指铺张、热闹、体面”,用在这里显然很合适。不是吗?金秋时节,瓜果满园,天高云淡,粮食金黄,这本是就是满眼的美美的好风光啊。那么“丰”的意思表达没有呢?请看原标题:瓜果“满园”、粮“满”仓之“满”不就是“丰”吗?看来,“丰”字的使用还带来了一点累赘的语病——真是“丰”不如“风”啊!
这里,我无意评说央视这则新闻标题的好坏,只是在想,作为央视这样的官媒大媒,还是用语更规范为好,毕竟全国人民不仅通过官媒知天下事,也在跟着大媒学规范母语。无独有偶,前几天看到关于“三部曲”的争论也多少让人揪心。按照规范,“三部曲”就这一种写法,可有人偏偏要想当然地写成“三步曲”,还解释得振振有词,还举出实证:通过百度,人民日报在某年度使用过多少次,人民日报你信不信?!还发现有人专门撰文指出,语言也是演变与进化的,就不能有点创新思维、改革精神?这创新……
不过,虽然想法很好,我还是固执地以为“守正”一点更为妥当,也让我们这些语文人少一点苦恼,让我们的后代少一些犹疑甚至是麻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