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灵感应由自发向自觉转化
标签:
学习灵感转化自发向自觉教育 |
分类: 教育我谈 |
学习灵感应由自发向自觉转化
文/柳栖士

这次在华东师大参加2013“楚天中小学校长教师卓越工程”培养项目之“中学校长高级研修项目”,时间长达一个月,形式也比较多样,不仅机会难得,更觉收获多多。每每听了教授们精彩的讲座,或参观了典型学校,或参加了小组讨论(含导师日活动)、楚天论坛等之后,总会浮想联翩,总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工作愿景。
还记得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半夜一觉醒来,或许还只是午夜,亦或是三四点钟,白天的学习引发的思考突然冒了出来。好家伙,躺在睡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于是,一个个标题,一条条思路,一套套方案源源不断。有时实在忍不住灵感的冲击,便只好轻声下床写下几个关键信息,因为总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影响同伴的睡眠吧?带着一定的满足投身二次睡眠当中了。
可是,一如回想前几天听过的讲座和曾经的灵感却突然发现踪迹杳杳一样,昨晚的灵感也在开始模糊。如再加上惯有的惰性,仅存的一点硕果要不了几天就会还给老师了。怎么办?还是王建军等教授说得好,把它记下来,写出来啊。想想我们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跟我们老师的这种学习理相通、果相似。于是,关于如何实现将培训学习的灵感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问题,我便有了下面的想法。
一是撰写心得。听讲座或参观总会灵感多多,但不能任由思想的野马脱缰狂奔,而应抓住自己最有感触、早有所思考的一两个问题,如熊川武教授讲的“说”课问题,及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近而写成论文。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及时的方法,关键在于想写就要立即动手并一气呵成。
二是对话交流。对于那些有感触如学校师德建设问题却还不够深刻,或想写但一时觉得时间不太允许的问题,可采用对话交流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及时强化自己的灵感以免于过早遗忘,又可以借助他人的智慧帮助自己升华,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设计方案。当灵感有了二次甚至多次思考与加工、即将变成我们的行动的时候,我们就该考虑根据所确定的主题进行主题设计,出台行动方案了。到了这一环节,应该说我们的学习成果就开始产生了真正的价值了。
四是投身实践。灵感到了这一层次,离最终成果就已经不远了。在此,不再赘述
不难看出,如果说前面两个做法还只是一种自发的行为的话,那么,到了后面两个层面就已经是一种学习成果的自觉转化行为了。惟其如此,培训学习才能真正彰显其价值。
后一篇:学习体会:导师·导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