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模”之后

(2010-05-25 22:41:16)
标签:

三模

思考

敏感

审题

思维

错题

习惯

规范

增分

校园

分类: 教学我思

“三模”之后

 

昨天,我校高考“三模”考试刚结束,我发现学生普遍状态不是很好,考分也不是十分理想,特别是有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突然考得比较糟糕。为此,我迅速走访了若干学生,经过座谈,我才稍感安慰,也突然发现在遭遇挑战的同时,又暗藏着不少增分良机——只要调动得当,增个20分不是痴人说梦。

咱首先来看看学生是怎么说这次考试的吧。

同学们普遍感觉到这次语文考试题目不难但做起来不太顺手,事实上最后的得分也不高。为什么?一是很多题目看起来好像都有问题,“戴着发光镜”“挑刺儿”,那哪能不错呢?都是太过敏感惹的祸。二是因为赶时间题目要求没看清,不按要求答题怎么可能答对呢?都是审题不严惹的祸。三是不注重回归原文,不注重联系分析,不愿意用原文语言答题,时时、题题“凭感觉、想当然”,怎么能与命题人对接呢?都是思维散漫惹的祸。四是有些题一看不陌生,一做不顺手,原来是做过的类型换了个背景又慌了神,说到底是原来整理不够、理解不透,得不了分只能是“打掉牙往肚里吞”。唉,都是不重错题惹的祸。五是都是涂卡不规范,书写潦草甚至错别字屡现,涂改多还“搭桥牵线”,看得阅卷人心烦意乱,这样的试卷怎么可能得高分呢?都是习惯不好惹的祸

既如此,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一是立足命题常规,揣摩命题意图,把握答题技巧,在找到确切的理由时作出结论。既要善于“挑错”也要善于“辨正”。

二是审题必须要严,哪是条件,哪是问题,哪是提示语,那是暗示语等要一一看清用足。既要善于局部突破又要善于整体把握。

三是思路要清晰,思维要缜密,分析要周全,结论要严密。原因与结果、过程与结论、条件与结论等要经得起推敲。既要善于深入浅出又要善于辩证合理。

四是找准常考易混易错点,用好用足错题本,因为错题本是高考生知识漏洞、常犯错误的“集中营”。既要善于发现错误更要善于消除错误。

五是讲程序,重规范,爱整洁,确保时间安排合理,答题符合规范,卷面整洁美观。既要善于遵循常规程序又要善于个性化把握好自身安排。

当然,除此之外肯定还有更多的启示和办法,在此不想也不可能穷尽。如能给今年的高考生一点点帮助,本博也就心满意足了。今天,是高考倒计时第13天,我想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注意上述问题,这些都是后期的主要增分点。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