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早七点现象”
如果没有早自习,我一般习惯7点左右步行上班。
这几天,气温在回升,但早上还是很有点冷,有时还伴有习习寒风。
一如往常,上班的、上学的、赶路的都是脚步匆匆,基本上目不斜视,可谓专注。
哎,奇怪!怎么不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呢?我走了十多分钟,竟然没碰上一两个20来岁的小伙子或大姑娘。再看看人群多点的地方:吃早点的摊儿,中年人居多;咆哮而过的公汽,情况大体如此;再看看菜市场,那简直就是中老年人的天下。我一回想,其实天天如此。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早七点现象”?!
继续往前走着,突然迎面来了三个小青年,两男一女,很显然是玩了个通宵达旦的。只见一个个无精打采,走路轻飘飘,一个孩子还搭着另一个孩子,似乎要点依靠。不过还好,路旁一个小早点摊上,有一个姑娘,十七八岁吧,也许是寒风侵蚀的缘故,脸有些乌红,正聚精会神地帮妈妈和面做煎饼。
这时时间已到了7:40,街面上年轻人慢慢多了起来,身影显得更加忙碌。
我边走边想,是读书的这时早上学了,是玩耍的此时正沉浸在梦乡之中,如果是刚刚成为小两口子的那自然是沉醉春宵了,即便是一上班的,那肯定要到快上班之前连忙起床买两个干饼急匆匆赶往岗位——保证了多睡一会又确保上班不迟到。这就是年轻的资本,时间观念强,动作敏捷,干净利索。
突然又想起了他老人家说的一句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原来7点钟还太早。可他老人家前面还有一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还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不免又有些担忧:不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晨”吗?太阳到八九点钟能显得朝气蓬勃,可他首先要六七点钟时的喷薄而出啊!
看来,这个“早七点现象“不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