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2015-04-15 18:32:19)
标签:

吴文化

石碑坊

街巷

柳贞巷

分类: 姑苏区

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

    苏州因为是个古城,古往今来犹如一个大的舞台。几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这个舞台上上下下,留下了不知多少可歌可泣、可咏可叹的故事。就是一条俗话说“饿死仓街”的小街,古代虽说应该是没有多少人住那里,乾隆前只有田畴平野和数得清的几户人家。但依然留下了很多人文遗迹。今且不说从南往北的第三监狱、戴家弄、三官弄、塔弄、大营弄、虹桥浜、丝织厂、火弄、丽姬巷、韩家浜、耦园等,只说耦园北面的一条偏僻的小巷,叫做小柳枝巷的,也大有遗迹可表。

    站在河面的南开明桥上,依河而伸向东西两边的小巷,分别是仓街西面的大柳枝巷和东面的小柳枝巷。大小柳枝巷本来叫大小柳贞巷。1968年才改为今名。而小柳枝巷从仓街沿河而东,直到内城河边,成为一条死弄堂,苏州人称之为直塞弄堂。小巷的东端有一个小绿地,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一个铁塔,承负着高压供电。小柳枝巷的民房大多比较低矮,都是坐北朝南面对河道,檐高不足3米,与苏州大户人家相比,只能算是棚户区。

    《苏州平江区志》一书中的《第二卷城巷河街》一章节中说:“小柳枝巷,西起仓街,东至城河,原名小柳贞巷。1968年改今名。原为弹石路面,1993年改建。路长176米,宽2.5米。《吴门表隐》载,巷内有贞节坊,为方普聘室申氏立。”又在《第四卷文物古迹》一章节中说: “贞节坊,小柳枝巷,相传为旌表柳氏贞女而立。《吴门表隐》一说为:小柳枝巷贞节坊为方普聘室申氏立。”

    仔细查看有关史志,发现各种书籍说法不同,互相矛盾。《宋平江城坊考》载:“流真巷,卢《志》作‘刘真巷’。康熙《志》:‘新桥巷北。’同治《志》:‘有柳氏贞女,故名。旧名流真。’宣统《吴县志稿》:‘侍郎樑所居,在娄门内柳贞巷。’”《吴门表隐》载:“明太祖破苏城时死节。有贞女墓。”故名大柳贞巷。又载,“柳贞巷中有石人,甚古,曾显灵捕盗,香火逐盛。”

    从中可以知道,这条小巷有多种名称。明代称为刘真巷,又称柳真巷,清代称为柳贞巷,到了1968年才改为柳枝巷。按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的《吴门表隐》的说法,柳贞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贞女,而且是因战乱而死节的,所以此巷改名叫柳贞巷。而1968年改名为柳枝巷的原因也是为了反对封建,贞女一说与当时的政治气候相悖。看来是当局也是相信了《吴门表隐》的说法。

    既然如此,还是让我们实地去看看吧。大小柳枝巷,只有一个石牌坊,在小柳枝巷5号和6号之间的墙缝里,坐北朝南。石牌坊的桁枋很低,一个人走不过去,看来当年树牌坊的时代,这里的路面至少要低2尺。石牌坊高三层,间宽不足2米,绿石桁枋已经破损,上面的字迹根本看不到。只是花岗石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能使人了解一点历史实情。“高堂伺疾身俱瘁,闺阁完贞血欲枯”。这究竟说的是什么呢?很明显,第一,表彰的对象是个闺阁小姐,并不是如《吴门表隐》所说为“方普聘室申氏立”的。第二,表彰的内容主要是伺候有病的母亲“高堂”,也并不是如《吴门表隐》“明太祖破苏城时死节”之人。而之所以树碑立传,是因为该女居然不结婚而行“孝”,直至“血欲枯”,所以被称为做贞女。古书的记载有时也是不尽确凿,看来尽信书还不如不信书,确实如此。

    那么该石碑坊建于何时呢?缺失文字记载。但是有一些情况可以大致推断出年代。石牌坊全用花岗石,应该不会在明代。原本小巷要低下2尺多,至少不会时间很近的清末。6号老房子的建筑时间,已经可以考证出建于1807年。而1807年的房子是让与石碑坊一角而建的,可以推断出,此石牌坊应该是在之前,大致在明末清初到乾隆间的一段时间。

    小柳枝巷6号,有一个十分简陋的大门,总共三进房。但是第一进的后面是一座砖雕门楼,上面四个大字“兰桂芬芳”。这个门楼上的砖雕文字已经在文革中破坏过,但大致还能看清。据主人解释说,民国间他曾外祖父是这房子的主人,叫做徐观海。民国初年做过督学,死于解放后。1966年的文革剧变,不但有红卫兵爬到砖雕门楼上敲碎了“兰桂芬芳”四个大字的方砖,而且还把他们家的书籍付之一炬。现在想起来还是十分的可惜。但奇怪的是紧贴他们家门口的贞节牌坊,却没有人去光顾,更没有人想到要去砸掉。这就成全了牌楼的完整,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一个古迹。

    据房子主人说,徐观海不但是一位学官,而且家中开有粪行。家里门口河道里常常停满粪船,来此买卖黄粪。说是徐观海分管城东一片居民区黄粪的收卖权力,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粪头。据说家中砖雕门楼用“兰桂芬芳”四字,就是对门口粪臭的反其道。砖雕门楼上上款另有小字,为“嘉庆丁卯毂旦”,也就是1807年。这或许是此房屋初建的时代。

    1807年之前小柳枝巷会是什么样子呢?除了靠近仓街一带有些古老的房子外,东面是大片的田地一直到内城河。现在看到的房子应该是清代后期逐渐形成,沿着向东的狭小的泥路逐渐建起一排低矮住房。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历史遗存来推断“观世变”,而西端那件贞节石牌坊却傲视着这一切,冷眼观看这300年来的沧海桑田。

2015-04-15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小巷巷牌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从小柳枝巷往南看耦园后门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小柳枝巷6号内部老房子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6号老房子中的木刻窗棂上的冰裂纹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老房子大门已经过改建,成为极其简陋的大门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6号老房子内部的砖雕门楼“兰桂芬芳”建于嘉庆丁卯春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从小柳枝巷看东园河道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小柳枝巷东端是一个名为“柳贞园”的小绿地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小柳枝巷贞节牌坊下面的说明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闺阁完贞血欲枯”这石牌坊上的柱联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高堂伺病身俱瘁”石牌坊一边的柱联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小柳枝巷6号住房西靠墙边是这个贞节牌坊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吴门表隐》中的记载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同上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同上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宋平江城坊考》的记载

240、流真巷柳贞巷柳枝巷——姑苏原味32
《吴门表隐》关于柳贞巷的记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