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2015-04-08 10:08:39)
标签:

吴文化

基督教教堂

古建筑

监理公会

救世堂

分类: 姑苏区

千年古城百年教堂

    千年古城苏州在近代出现过不少教堂,给古老的苏州增添了异域色彩,给苏州的吴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历史上最早由西方传来苏州的基督文明,是明代万历年间从上海徐家汇传来的天主教。之后到了康熙年间,因为发生教案天主教会被取缔,天主教一度被转入地下活动。至今仅留下杨家桥和大新巷两处天主教堂遗迹。

     基督新教传入苏州可朔源于19世纪下半叶。《王韬评传》中引《蘅华馆日记》云:“咸丰四年(1854)八月三十日同(西人)麦、慕二牧师登洞庭山……九月朔日……是日礼拜,麦、慕二牧师登岸讲书”。注意这两个字“讲书”,明显是传教布道。到了1860年太平天国军攻占苏州后,美国传教士高帝丕花兰芷赫威尔来苏,受到良好的礼遇。同年7月初 ,英国伦敦会艾约瑟杨格非杨笃信等五人也到苏州,会见了忠王李秀成,了解太平天国的真实情况。1867年戈登手下的军官史密德,作为美北长老会传教士来苏开辟基地,在盘门小仓口设学布道,开始培养传道人员。

    至清代后期基督新教陆续进入苏州的共有8个宗派,各自成体系。其中美国监理公会(民国38年起改称卫理公会)实力为最。所谓美国监理公会(英语: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1844年-1939年)是于1844年从美国卫理公会大分裂出来的。北方教会的称为美以美会,南方的教会便是监理公会。1939年,南北教会再度联合,称为卫理公会。1868年美南监理公会差会得以正式在苏州立足。1869年,美南监理公会牧师蓝柏和华人曹子实在十全街5号信徒殷勤山家中,开设布道所并开办存养书院。此后,美南监理公会在苏州陆续设立了三所主要教堂:天赐庄苏州圣约翰堂、养育巷救世堂和宫巷乐群基督堂;以及著名的东吴大学景海女师博习医院。这三所教堂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传教布道,对苏州100多年来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对苏州近代历史的形成起了一个催化作用,不得不引起我们研究吴文化人士的重视。

    1981年(清光绪七年)美南监理公会差会在苏州创建的第一座教堂,是天赐庄《圣约翰基督教堂》。那里现在是十梓街18号(东端),苏州大学本部(原东吴大学校园)西校门外。那是由美国南监理公会传教士潘慎文在原东庄的荒芜田地上建造,称为首堂,有400个座位。并且称这里为天赐庄(意为上帝所赐的地方)。到了20世纪初,苏州的基督徒人数增加。1915年监理会拆除了首堂,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1855平方米,有800座位的西式教堂,并为纪念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而改名为圣约翰堂。圣约翰堂的设计者是美国人约翰.M.慕尔博士,与天赐庄圣约翰堂建筑风格一致、面积大小一样的目前还有两座,一座在美国圣路易斯,一座在日本神户。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座青灰色的,带有明显哥特建筑风格,顶上有十字架的就是1915年的建筑。门前一片空地,长着几棵松柏,未进教堂就先是一种肃穆的气氛迎面扑来。

    教堂的走廊里有一块蒙着玻璃的黑色纪念碑,上面是1942年圣约翰教堂全体信徒敬立的《李仲覃牧师纪念碑》,李仲覃牧师(1870-1936)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博士的祖父,为该堂的首任华人主任牧师(教区长)。

    解放后苏州的基督教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9年,苏州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将圣约翰堂献出,由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租用。直到1995年,教会收回圣约翰堂,1996年10月开始按原貌修复,到1998年3月竣工。1997年先作为市基督教(新教)“两会”办公用房及苏南义工培训中心。2003年4月,终于被批准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现在每个主日早晨9点举行主日崇拜。每月的第一个主日举行圣餐礼拜。

    美南监理公会差会在苏州建立的第二所教堂是《救世堂基督堂》,位于苏州市养育巷349号(慕家花园巷口)。救世堂的创建历史可追溯到1889年,最初设在申衙前,1924年才迁移到养育巷。墙角基石上书写“前有礼堂,已逾廿稔,不敷应用,更谋推广,购地鸠工,斯堂乃成”及“监理公会、救世堂、民国十三年五月”字样。1959年,苏州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将救世堂献出,后改为新华书店仓库。2004年12月23日,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010年,教会收回救世堂,按原貌修复后,当年12月12日恢复教堂使用。如果我们周日走在养育巷,就能看到慕家花园巷口那幢红砖建筑,巍峨而特别,高耸着迎接各方基督信徒。大门口虽然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大街,但是肃穆的基督十字架依然透出树丛召唤着上帝的子民。

    美南监理会的第三个苏州教堂是乐群社会堂,位于苏州市古城中心的宫巷。始建于1891年,1921年由美国传教士项烈和华人牧师沙定淮扩建,因为兼办社会服务工作,正式命名为《乐群社会堂》。宫巷《乐群社堂》名取之于古文“敬业乐群”,“乐”字读音因而很特别,不念做“le、yue”而念做“yao”。很多老苏州都知道这样念,但年轻人就不一定了解这一点。1934年宫巷从小巷拓宽成马路,教堂被迫后退4米,原有的大门、二门都被拆除,剩有建筑面积2458平方米。解放前宫巷乐群社还办过补习班,教过英文,也教过古文,因而在苏州的影响十分深广。到了文革中的1966年,苏州红卫兵总部一度占据过宫巷乐群社会堂,之后又被苏州卫生局、教育局等机关使用。直到1987年后,占用教堂的教育局、卫生局才陆续搬迁,乐群社会堂改名《基督教宫巷堂》正式对外恢复开放。

    基督教在苏州的活动十分活跃,各种布道的组织机构也相当多。不但有教堂,而且还有学校和医院。一般说西方文化的渗入是以教会为先导,而教会的常见形式是以教堂聚会、医院治病、学校读书为切入口。当然除了美国监理公会之外,还有長老会、浸信会、圣公会等其他基督信教组织。苏州历史上还出现过一家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那是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伦敦,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推动社会服务活动来改善青年人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青年会组织现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约122个国家有分支机构或者独立机构。基督教青年会不是一个传教组织,也不是一个慈善机构。它主要以传递爱心为使命,倡导和推动承担社会责任及促进社会和谐。苏州基督教青年会原来就在在北局人民商场的北面青年路上,文革中原址还在,但至今已经不存。

    西方文化的渗入对我们吴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但有消极的一面更有积极的一面。对立地或者此长彼消地看待基督文化并不是一个理性的态度,如何对中西方文化取长补短,互相融合,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正面课题。

2015-04-08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圣约翰基督堂礼拜厅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1881年圣约翰教堂老堂,也就是首堂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圣约翰教堂旁边的牧师楼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圣约翰教堂大门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圣约翰教堂清朝官员视察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圣约翰教堂内部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换个角度看圣约翰教堂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圣约翰教堂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1915年建成的新堂,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黄桥的景道堂新教基督教堂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宫巷基督教堂,这是美国监理公会在苏州建立的三大教堂之一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工业园区新建的基督教堂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宫巷基督堂侧面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救世堂基督堂,是光绪年间美国监理公会在苏州建立的三大教堂之一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美国监理公会的徽章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苏州基督教青年会徽章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救世堂的礼拜
239、千年古城百年教堂——姑苏原味31
李中覃纪念碑,在圣约翰基督堂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