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题证伪和解决之道
问题1、用户角度到底是什么角度?
Web2.0时代,用户翻身做了主人。所有网站都几乎异口同声的打出用户关注的口号。用户参与、用户体验、用户内容贡献、用户自组织,用户社区自建,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但,如果你不单单停留在口头的快活上,你马上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局。
你试图去迎合用户的时候,你发现他根本不向你期望的路上走。你越迎合,他的心理期望就越高。用户越来越茫然,你自己也越来越茫然。用户来你网站,很多时候,并没有明确的想法和意图。他习惯用已有的经验来评价、验证或者批评网站新的东西或者功能。这个时候,网站必须适当强势,坚持自己的节奏。一旦失去自己的节奏,进入了用户的节奏,距离他离开你就不远了。他的节奏他早已经熟悉,如果,你想留住他,就必须让他体味新的节奏。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切记切记。
如何找准用户角度?
望、闻、问、切。其中切最重要。用兵之道,存乎一心。呵呵。诸位自己体会。
结论:迎合用户只有思路一条。诱惑+引导才是王道。要想伺候好用户,并进入你的节奏,去一次中医堂,看看老中医如何如何。
问题2、用户的层级控制和马斯洛理论的应用
谈到用户的层级控制,就不能不说分众和聚众。其实,又存在一个悖论,市场细分发现空白,但市场基数逐渐缩小。起步容易,发展难。生存容易,壮大难。Web1.0时代,走的是先聚众后分众的路子,web2.0时代,大多网站走的是先分众后聚众路子。这也设计到网站产品的功能,网站产品大众化普通化,满足一般需求,能聚合足够的大众。聚合之后,产生需求细分,产品开始细分,功能开始细分。越来越多的功能开发出来,用户开始眼花缭乱,也开始心烦意乱,开始分流到其他专业网站。分众于是开始。典型的例子就是email的发展。
无论聚众之后的分众,还是分众之后的聚众,我认为,最好的目的或者结果都是聚众。如何留住用户,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层级控制。
层级控制理论:
1)一个稳定的社区,是流动的社区;。
2)一个稳定社区是分层级的,结构是金子塔型,或者纺锤型;
3)一个稳定的社区,是社区内部分子不断跃迁的社区。跃迁包括,向上或者向下。社区内部分子的能力是逐渐递近的或者逐渐衰减的;
4)社区内分子的递进或者递减,由两个方面控制,a社区的规则;b分子自身的能力(CNSNS认为是学习能力);
5)层级控制的力量来源于社区规则和社区民意。
层级控制理论的基础来源于马斯洛理论;社区内分子的需求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资源不同,因此其能力也不同。能路不同,决定了其在社区内处于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层级就存在不同的需求。
OK,今天分析的主题就在这里。社区的产品的功能必须是分层级的,是跃进的,这种跃进的轨迹与社区内部分子的学习轨迹是一致的。
马斯洛需求理论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所有产品都是工具,都是社区内用户使用的工具,工具功能的跃进,必须服务社区内分子跃进的曲线。这就是很多产品出力不讨好被骂的原因。
问题3、功能的巧妙引入和有效叠加
产品功能的引入,要巧妙。巧妙的含义包括,1,照顾较低层次的需求,随着社区成熟用户的发展而发展;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产品的功能升级低调进行,渐入渐深,比在网站上打出“××升级倒计时”好的多。千万不要给用户太多和太高的预期,让他们每日有惊喜,让他们每日感到进步。
有效叠加。新功能的增加有三个原则,1,在可控的一段时间内,新功能的开发不破坏,不取代旧功能;2,新功能是旧功能的跃迁和继承,不是革命,社区发展慎用革命;3,不要把你的意图强加给用户,让他们有选择用或者不用的权利。
问题4、用户的从众心理
cnsns谈到社区内74%-13%-13%的划分。其实符合俺说的,社区层级控制理论。问题在于,产品功能发展以谁为主。Cnsns坚持迁就中间74%的。13是关注高端13%的。我的观点,第一,产品功能开发方向以高端13%为主,第二,产品功能的主流使用以74%用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