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 “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2009-09-05 19:20:31)
标签:

地藏经

大足石刻

博文

重庆

黑山谷

分类: 东游西逛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其实,对于西藏之行,想要说的还太多。深夜躺在床上,瞪着眼睛看着黑黢黢的天花板,关于西藏的文字泉涌般灌满脑海,还有那熟悉的旋律——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雪山尽头/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的姑娘她没完没了的笑//没完没了的唱我们没完没了的跳……

    那当儿,我后悔为何对西藏之行的记录草草收尾,我惭愧自己毫无文采和斟酌的文字没有写出我虔敬的心和真正属于西藏的味道……

     但是,以我多年编辑的经验,游记的连载最好不要超过5篇,否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也是我把每篇博文都写得比较长的原因。我完全可以连载十篇以上,拍的好照片还太多太多。有朋友“报怨”我照片发的太小,我何尝不知道,尤其是那些风景照,大照片的效果要震撼得多,但是,如果不压缩,我就发不了几张,也无法在一篇博文中,让朋友们看到属于那些文字的全貌……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对于重庆之行,可圈可点的也很多。但终于决定把三天行程挤到一篇博文里,这实在没有把握,照片也不知道该怎么发。毕竟,秋已敲门,北京的“国庆大典”即将来临,我不能一味流连在夏的记忆中缠绵反侧,再连载上三篇,朋友们该以为我是“旅游博客”了。

    返程之所以选择重庆是因为:一来没去成林芝,挤出三天空余时间;二来,重庆作为新的直辖市,我还无缘一见。而成都,以前去峨眉、青城的时候已经溜达过了。

     当拉萨飞往重庆的飞机缓缓升起的时候,坐在窗边的我,心还在布达拉宫的脚下不愿离开。云层下的群山依然清晰可辨,壮丽巍峨。俯视下去,尽管它们如同小土丘一样渺小,但我知道,眼前延绵不绝的山岭就是那让人神往的青藏高原(如照片)……

       在重庆一落地,就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此行的安排,是把自己从一个最清凉的处所送到了全国最湿热的地方。从拉萨起飞时,8月下旬白天的最高气温也就是18到20度左右,下飞机直接冲进35度的热浪中。好在,重庆的老同学给我们安排了两天“清凉之旅”——当然,这种清凉也只能是相对的了。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第二天,我们奔赴距重庆两小时车程的“大足石刻”。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原来,这“大足石刻”还真有名堂呢。

       导游介绍说,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前后绵延1200多年,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陈。这里的造像与别处颇为不同,更为世俗化、人性化、民族化以及“连环化”,让人感觉如同在阅读一本书或一本佛经,并因此成为我国南方石刻艺术的优秀代表而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大足石刻因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天才的艺术”,与甘肃敦煌、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壮观而精细的石刻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尚不能忘怀很多细节。记得在“圆觉洞”,走进去后黑咕隆咚的摸不着方向,不一会儿却愈发明亮起来,猛然看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端坐正中,一束不知哪儿来的亮光刚好能照到他的庄严法身(导游说这是此洞的特点)。周遭一圈的等身十二大菩萨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可惜不让拍照)。因为此前不久我刚刚阅读完《圆觉经》,所以彼时突然感觉好像亲见十二菩萨在发问,探讨人生之真谛,内心不由升起无名的感动。还有一个大睡佛,佛面极其慈悲安详,身体无限延展下去,甚至拐弯,成为我国最长之“卧佛”。

    “大足石刻”让人难忘的还有它灵活形象地“嵌入”了佛经的内容。譬如有一个巨型人身像,胸膛正中是一个大轮盘,六层,生动的表现了六道轮回中的细节;而庄严的地藏菩萨端坐正中的巨大浮雕,把《地藏经》中所有关于地狱的描写全部一一刻画出来,简直就是一本图解《地藏经》呀。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亦有许多道家、儒家经典中的故事展现,而且是连续刻画,一幅接一幅,如同在读一本连环画,因为那些石刻很多都是有颜色的。内容有关于孝道的,关于做人的,关于善恶的,等等,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都极强,同时又充满了生活气息,简直呼之欲出呢,让人感叹当年几代人为了“惩恶扬善”、规范道德、弘扬真理所做的不懈努力。

       又要说到我们的幸运,去大足石刻那天,刚好大雨过后,有着难得的清凉。第二天,温度上来了,不过,我们又猫到山里了——这回的目的地,是重庆郊区的“黑山谷”。

     一早离开市区的时候,已是热气蒸腾。但两小时左右之后,我们坐上了黑山谷的缆车。这种缆车不是全密闭的,坐在上面,凉风拂面,如同在密林上方漂游,爽极了,女儿佑佑开心地大呼小叫。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导游介绍说,黑山谷景区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独特,风景绝殊,山、水、峡、林、洞、瀑、泉齐全,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奇观,是目前重庆地区最大的、原始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特别是重庆与贵州交界的界河鲤鱼河,因地质作用形成强烈下切的“V”字型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林木森森,把游人带进一个仙界幻境。

        下了缆车之后,我们就开始了长达6公里的山路栈道行走。因为当天不是周末,游人稀少,所以感觉十分惬意。不过,因为湿度很大,而且毕竟气温也低不了太多,所以,人人皆是后背透湿。

    好在,于巍峨苍翠的山间行走,感受着大氧吧的气息,耳边是脚下山谷中的水流之声,当然是心旷神怡。水是黑山谷的灵魂,山谷内有大大小小数十条溪河、山涧,形成众多的浅滩、深潭、飞瀑、流泉,碧水长流终年不竭。这里以山峻、峡险、水秀、林幽、洞奇见长,在我眼前是一幅大自然镌刻出的美丽画卷。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行走在山间,可以看到在水中划着小船漂流的游人,他们身穿橘红色的防水服,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十分耀眼。尤其要提到的是,途经的六处木质浮桥,这些浮桥,以木板和锁链连接而成,毫无稳定感,人走在上面晃晃悠悠,并且距离都不短。一向胆小如鼠的我,手紧紧攥住一边的锁链,亦步亦趋心惊肉跳。看前面不到十岁的女儿佑佑倒是十分自如,不禁感慨后生可畏。在一座石桥上,我们竟然从四川走到了贵州(这里是两省的交界处)。

        正当我们精疲力竭之时,终于到了栈道的尽头。然后坐上电瓶车,又行六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山上的停车场。这六公里可就比前面的六公里轻松太多了,一路迎风而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远望满目青翠,近观悠悠静水,突然就想到车行羊卓雍错路途中的苍凉,只一两天的功夫,已是天上人间……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最后的大半天留给了重庆市区。第一次真正面对“江城”——嘉陵江和长江都穿城而过,所以重庆也被称为“桥都”,光跨江大桥就有几十座(两条江上)。我们在长江边的大船上吃“告别饭”,那天,雾气很大,拍不出清爽的照片,但远望土黄色的滚滚长江天际而来,依然可以感受到自然之力的伟大与不可思议,依然可以遥想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壮哉,长江……

        ——至此,此次藏渝之行封笔,因为时间仓促,未及斟酌,因此文字不堪推敲,而且难免挂一漏万,请朋友们谅解。这是一个值得璞玉记得的年份,2009年,建国六十年大庆前夕,我曾驻足青藏高原……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大足石刻、重庆照片: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黑山谷照片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从 <wbr>“大足”奇迹到“黑山谷”画卷——藏渝之行(5)

 

  

 

本人过往博文推荐阅读:

清凉的“火炉”——匆匆江西行(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dhbd.html

 

“支书”首触井冈魂——匆匆江西行(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dip4.html

 

霸王岭邂逅“树神”——灵丹妙药《地藏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c1mv.html

 

“名牌”的意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dsf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