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作为一个普通的都市俗人,要想做到放下万缘真正修行,也真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呢,尽管有“大隐于市”的愿望,但毕竟现实的诱惑太多,再者,人累生累世薰习出的习气,想要彻底了断,没有一番拼死命的功夫哪就容易做得到呢?
当我倾心于高僧大德的讲经时,灵魂开始变得纯净,有时甚至与“高尚”沾边儿,“虽九死一生亦不言悔”。转眼,身在俗世的我
又会沉醉在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中,忘了自己是谁。
前儿微风徐徐的夜晚,在某著名五星级酒店的露天烧烤酒吧,参加了一个“档次颇高”的小型Party,某大国的现任大使及夫人等一众名流聚会一堂。与以往参加过的酒会相仿,一半黄头发蓝眼睛的,一半黑头发黑眼睛的,席间每个人都口吐半中半洋莫名其妙的语言,香水气息冲天弥漫。那个时刻出现的璞玉,俨然成了社交达人,觥筹交错间,或寒暄或握手或轻轻拥抱。在朦胧温馨的烛光前歪坐,看闪亮的刀叉挥舞,忘了今夕何夕。忽而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谁能想到,我这个人会是个每天诵经“修持”的人呢?
眼光捕捉着佑佑。女儿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Party,原以为她会有些拘谨,事实又一次证明,佑佑永远比她妈强,小小年纪敢用仅有的简单英文跟“鬼子”对话,并且很享受和适应那样的氛围。看来,对于女儿,关于佛法关于放下,可能离她真的还太远太远……其实,这就是我如常的生活,很多东西并没有真的看透,或者说,即使看透了,也根本做不到“放下”。好在那一颗心光始终没有泯灭,明晰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同修必然对我嗤之以鼻(的确是持戒太差),我能理解,因为他们是真修行人,当然会以极快的速度接近“大道”。不过另有一种情况:某些接触过佛法的人,修为不高,心底却常有一种优越感,自觉已了解了万法真相,而看不起“还迷在其中”的不学佛人。这些所谓修行人,境界现前时立马生起很重的分别心,脾气比谁都大,更谈不上断烦恼。慧律法师指出,这就是没有真正去学佛法的真义了。
佛陀的心,具有能宽恕随顺一切众生的般若智慧,而我们呢?常常是这个样子——“啊?你竟然不相信轮回?!”于是鄙视对方愚痴;“啊?你竟然还吃肉喝酒?”于是诅咒对方要下地狱;“啊?你竟然不信因果?”于是认定人家没救了……慧律法师说,其实,总喜欢批评众生的学佛人都是没有真正“悟”的人,佛说“动静一如,是名大悟”,那个时刻你就已经进入三昧(三摩地)境界。惭愧的是,俺离那个层次还差的十万八千里,遥不可及呀。
慧律法师说,刚出家时亲近广钦老和尚。一天,两个比丘尼吵起来了,互骂得很厉害,年轻的慧律法师急急地去请上人。广钦老和尚纹丝不动面无表情地说:“吵累了,她们就休息了。”后来,法师才悟到:所谓“圣人无念”,并不是真的没有念头,而是对所有的念头都不执着,所有的念头都不伤人,都不起分别。这种定的状态恐怕是要功夫的。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一个修佛人,是一个不让周遭人欢喜的人,甚至是一个让人讨厌让人躲着的人,恐怕学佛还没有到家吧。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人缘儿好的人就是修行有功夫的人。其实,修行重在修心,净空老法师曾说过,学佛首先要学做人,做一个有德品有善行的人,即使你不学佛,“做好人”也能改变你的“运”,当然,这个“好”是有多重涵义的。
与某些学佛人总喜欢指责别人的愚痴相似,世俗生活中,就在我们的周围,也常常有类似的一种人。这些人只要一出现在人群中,或者公共场合或者团体内,就要充当“道德警察”的角色——就是总挑剔指责别人哪哪做的不对——你说话怎么这么大声?教养啊;你怎么乘电梯不靠在一边儿?中国人的素质就是差;你凭什么这样超车?太不文明……等等等等。
想想他们指责的果然不无道理,但是,你就是觉得跟这种在公众场合总是碎碎念的人在一起很累不放松,而且他们常常宽以律己严以待人,世上俗人的不规矩让他们深感不适有时是因为别人的行为触及了他们的利益而已。这样的人仿佛总是戴着一副显微镜,生来的任务就是维护“社会道德”的。但事实上呢?没有他们的存在,社会也不会变得更乱,照样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因为这个“自然”本身有自己的调节功能,有自己遵循的“道”,这就跟天永远塌不下来一样。相反,这种“道德警察”式的行为往往使被指责的人反感透顶,从而引发争论,也给自己引来“恶缘”。法师告诉我们,“纵然没有缘,也不能结恶缘。这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尤其重要。”(注意:这里仅指个人行为,执法工作人员除外,而作为国家法律的约束和社会道德规范是完全必要的!)
法师认为,这些“道德警察”之所以常常对别人指手划脚,是他们认为自己够资格纠正别人,但其实,“他们自己也是业力的囚犯!”好比美国,自认为是正义的化身,认为伊拉克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要解救人家,结果呢?打来打去,不仅没有结果,而且美国人自己也很累,年轻人因拒绝当兵打仗导致自杀率大幅度升高,而伊拉克人活的比以前更动荡。所以广钦老和尚有一句至理名言颇让人触动:“你根本不要去管别人在演什么戏,只需好好管住自己的心!”净空法师也说,如果每个人都管好自己,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中医学家《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这样告诫心情总是不愉快的人:“有些人生活只是为了寻求公平,这样的人肯定四处碰壁;有些人生活总是要符合道理,这样的人注定烦恼随身。因为,世上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少有道理可讲。所有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对您有利的或许对别人就有害。如果对羊群保护,那么对狮子就是灭绝。”
说的真对,是以共勉。不过,说实话,写完此篇,俺也成了——“道德警察”!
本人过往博文推荐阅读:
从此不叫修行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bydl.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