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古诗词教学

(2011-10-17 21:14: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文类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在减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境界中,得到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 古诗词  信息技术  课件制作  学科整合  网络学习

古诗词博大精深,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而小学生认知层次较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又对古诗的历史背景缺乏认识,因而对古诗诗意、诗情的体会与感悟难以透彻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时空,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诗画交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词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多媒体画面,设计适当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表象,使其与诗歌优美的语言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以影响他们认知结构变量,从而促进其学习与迁移,则会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鹅》这首诗,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画面使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使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学生就不难表达了,同时也让他们陶醉在了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的美好意境中,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作品的意境、主旨。又如在学习《春晓》一课时,理解诗句前我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一幅幅漂亮的春天风景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学习古诗的热情。

     二、制作课件,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意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从而对诗歌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走进诗境、体验学习,在美好的诗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诗文的内容,品位语言文字,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古诗文的乐趣。 如《望庐山瀑布》,诗中涉及的许多事物是学生未曾见过的,因此,为再现庐山“真面目”设计课件时,选择若干个相互连接、前后呼应的镜头,运用信息技术,使远景、近景、全景交替出现,,把学生带进庐山瀑布的真实情景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景。又如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时用信息技术制作一段“闪烁”、“勾边”和“遮盖”等的视频,并配以表示诗眼的字、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妙处。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在进行诵读训练时,播放相关的动画场景,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提高学生诵读、理解的乐趣。而教师通过设计教学、制作课件等,培养了教师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储存、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和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

    三、学科整合,提升素养,促进师生实现创新。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获取知识以及进行终身学习,都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科目进行整合,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读诗时让学生进行歌咏、伴舞,在歌声和舞蹈中体会诗意。在课后创作中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作画,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的理解程度,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通过为诗作画,用实物投影展示在网络教室学生机上广播,反馈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这既调节了教学气氛,又使学生在学中探究,在学中创新,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另外,通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的教育环境进行探究性诗歌教学,使学生间接接触社会,完善了健全人格,构建了新型探究性教学模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现代教育环境中,学诗、吟诗、赏诗、作诗,写些“文包诗”作文等,促使学生欣赏诗词,知书达理,学会做人,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四、资源下载,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信息技术为学生下载相应的学习资源,可对资源进行加工、重构或通过信息发布与其他学校师生共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利用网络的讨论区、电邮、QQ聊天等手段,可进行师生、同伴多层次的讨论、测试、辅导、评价等在线学习。利用课堂演示型、素材资料型、课程学习型等多样的教学软件还可进行反思型、研究型、拓展型等的学习。另外,利用古诗词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古诗词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与诗中描述相适应的虚拟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境入义、有感而发。例如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首先在一开课,就为学生提供了一幅云雾浓重厚密,山林高大幽深的高山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然后利用网站资源自主学习,质疑问难悟诗境。最后,学生把自己对诗的感悟,通过文本或图画的形式,上传发表在论坛里,并和其它同学交流。网络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结合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课件的演示以及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古诗词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这样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方位的古诗探究,学生除了掌握了更多的古诗外,还在识字、绘画、互动、感悟、思想教育等多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古诗词教学的愉悦环境,增强古诗词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的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极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从而大大提高教学古诗词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4、《古诗教学经验汇编》张景明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