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人的生活

(2012-07-30 16:15:41)
标签:

城市

生活

文化

分类: 报纸专栏:点水集

他人的生活

 殷健灵

    高架早已造起来,然后是轻轨,城市变成了双层的。人们在出行时,获得了一种奇异的半空中的感觉,起初,颇似儿童的娱乐心理:可以凌驾于路面的车辆与行人之上,在俯瞰时视野变得宏阔,很轻易地获得了一种愉快的优越感。但是,新鲜感很快过去,对远处的景物逐渐熟视无睹,却关心起近处的风景来。

    确切地说,算不上风景,而是紧挨着高架、轻轨的房子与窗口,每每经过都会生出一丝忧心来。那些房子多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公房,虽新漆了涂料,盖了坡顶,仍似披着新衣韶华已逝的落寞之人,掩不去的单薄与寡淡。它们原先并不临街,因为造桥,那些原本临街的房子被拆了去,它们便生生地被逼到了跟前,于是有了几分局促与尴尬,就像羞怯的人被硬逼上了场,逃不脱,只能钉在那里,说不尽的苦。

    和近前的高架路,往往咫尺之隔,更逼仄的,连窗子都无法彻底敞开。别说晾晒衣物了,那晾了一天的衣物若是收回去,定会吸饱了噪音和灰尘,在沉寂的夜里搅扰你。有的窗口,整日用窗帘遮蔽,否则,就会在瞬间被来去的车辆掠去了春光。也就在一刹那间,我坐着车子经过,都会克制不住地想象窗口里面的人的生活。我假设自己是窗里的人,也在看窗外的风景,飘浮在被隔音屏过滤了的车声里,窗口便是屏幕,车辆穿梭,车子里面容模糊的人影……每次的画面转瞬即逝,虽不断变化,但看得人心烦,因为不作停留,也无距离,所以无美感可言。生活不能展览。

    还有些新房,是高耸的楼宇,落地窗轩敞,可以透进足够的阳光。它们造于高架落成之后,与桥面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这么看,竟成了坐车人养眼的风景。我几乎每天都会经过那栋公寓,面对高架的,正是客厅。临窗摆几张白色的沙发,说不清材质,隐约看见沙发上的人臃懒的坐姿。如果是晚上,便有温馨的灯光从朦胧的窗纱里溢出来,那灯光来自一盏精致华丽的吊灯,硕大的电视屏幕上蓝光闪烁,蓝光里有走动的人影,或起或坐,一律的安宁与悠散。倘若经过时是早晨,那客厅便是空着的,里面的光线比外面暗淡,灰蒙蒙的调子,没有生气。于我,它便是能提供无限想象空间的景致了,犹如活动着的行为艺术,从来看不真切,却保持着新鲜的美感。

    在高架与轻轨诞生之前,谁都无法想象可以凌空观察他人的生活,真是十分奇特的体验。有时经过窗口,依稀听见里面传出嘈杂的争执声,看见两个即将争斗起来的人影,刚想关注,却一掠而过了;有时是家常的画面,刚摆起来的饭桌,闻不见饭香,但能嗅到透着烟火气的温暖;还有那些从窗口抖抖索索伸出来的,晾着衣物的竹竿,一戳,就碰到了高架的护栏上;还有那些在临窗的桌前读书的小孩,头凑到了课本上,一低一低的……你打量着他人的生活,却从来看不真实;而被你打量的人,从来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被谁看见了。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看到的他人的生活,其实和自己的,没什么两样。

                                             (写于2002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