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走了不少地方,用图记录下部分途中见闻。和朋友们共享——
4月9日-13日江西南昌·婺源
参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彩乌鸦”原创儿童文学论坛,一天的会期后,便去了婺源和景德镇。笔会名为“芳菲之旅”,未想之后的旅途却成了“瓢泼之旅”。在大雨中游春日婺源是人生难得的体验;而景德镇已是重访,但时间紧促,没能去成瑶里古镇。几年前去瑶里,爱上那里的清静与灵秀,于是拿来做了小说《蜻蜓,蜻蜓》里碧瑶古镇的原型。
我爱这雨声中的静谧

景德镇古窑遗址·不经意地发现这角落里的美

瓷胚上的画
4月16日-21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在博物馆里发现这一方类似十字绣的土家族“卡普”,图案朴拙有趣
在细雨中徒步数里路,探访深山人家。200年的老屋,住着一对农民画家夫妇,地上铺的、墙上挂的都是老人的水墨,他已经画了5000幅。

我见识到“南曲”的妙处。这些白胡子老人从田间走来,坐下、弹唱,他们就是诗人。《悲秋》里唱“梧桐叶落金风送,丹桂飘香海棠红……平沙落雁,昼夜闻钟……”无法相信源自纯粹的乡土、用最简单的简板和三弦弹唱出的“南曲”竟是如此风雅,它令我想起日本文学里那一抹淡淡的高贵的哀愁。

只为逝者起舞。“撒叶儿嗬”,这种专属男人的跳丧之舞,却令观者领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震撼。

途中邂逅。朝我撒欢的猪兄弟。
登上香炉石峰顶只觉香风飘送,原来是那一丛生在峡谷的野茉莉。
4月21日-24日成都·金沙博物馆·建川博物馆

金沙博物馆里的这只铜鸟看了亲切,因为我也有一块形状类似的鸟形玉。
建川博物馆内巨大的钟墙,这些座钟都经历过“红色年代”
我要隆重介绍这一位——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猪坚强”。它现居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分馆,入口旁边便是它的专用处所,从被救时的100多斤,现在已经长到了300多斤。处所的地面和食槽里干干净净,“猪坚强”每天从宿舍来此上班,一天不吃不喝,始终处于昏睡状态,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睁眼下班。它已认得上下班的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