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东方艺术中心看法国音乐剧《小王子》首场彩排。百种滋味在心头。
音乐很好,典型的法国音乐,浪漫、忧郁、轻灵、委婉,演小王子的女演员,音色纯净,有天籁之美。各个角色的演唱也都很到位,各具表现力。舞美设计以多媒体为主,简洁、现代。导演非常忠于原著,从台词到唱词,均是熟悉的《小王子》式的语言,那些哲意深厚的句子通过法国式的哀婉曲调表达出来,倒也相得益彰。
但是,这却不是一场成功的演出。很多时候,演出的成功需要台上台下的配合,整个剧场形成一种默契和谐的气场,然而,昨晚没有这种气场。
首先,大约是彩排,加之法国人的生性散漫,本应7点15分开场的戏拖延了将近20分钟,中场时,道具发生故障,又中断了将近15分钟。
其次是观众,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儿童剧,来了不少孩子,但是,孩子哪里能欣赏得了这样没有噱头和热闹的高雅艺术?我身边的一位女性观众在问:《小王子》是什么书?到底讲的什么?后排的平头男子,发出节奏均匀的鼾声,整场处于梦中,倒是在中场时显得异乎寻常的清醒,起身走动,并表示出天真的好奇:这到底是给大人看的还是给小孩看的。他身边的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老成地回答他: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又有人议论:大人不要看,小孩看不懂。
整个观剧过程,我身后的一位操着纯正美式英语的“香蕉人”一直煞有介事地发着感慨:“so
stupid!this is china! i
never seen
such kind of
show!”(真蠢,这就是中国,我从未看过这样的演出!)
音乐剧《小王子》据说在法国颇有影响,这是他们亚洲巡演的第一站,接下来要去日本。我在一片不协调的氛围中欣赏着音乐和熟稔于心的剧情和唱词,心生尴尬,我甚至怀疑,《小王子》是否适合来中国演出?在浮躁嘈杂的空气中,有多少人能耐下性子聆听那样沉静的内心独白?有多少人能匀出时间,感悟和沉思一下,讨论一下“驯养”的问题,想一想为什么“一个人一直往前走却不能走很远”,“你在我面前,却无法走到你身边”,因为正如序幕中所言:“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但很少有大人记得这一点”。
这只是一部适合独自欣赏的音乐剧,极其个人,而且需要静下心,把内心的火气先赶跑。当然,也怪不得昨晚的观众,虽然受教育层次都不低(媒体居多),毕竟是赠票,来了,也有点云里雾里。但愿今天正式演出后,会有真正的知音闻声而来,在剧场里静静地坐一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