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走 |
摄影与建筑往往逃不脱彼此间的亲密关系。
许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经验,看似完美的建筑并不一定入画,入画的未必就是完美的建筑。我想这不等于说摄影可以补足建筑本身之不足或可以美化建筑。在不同摄影师的镜头下,同样的摄影主体却可以呈现纷繁不同的样貌。
有一些摄影家迷恋都市,城市建筑当然是组成城市的重要物质元素。另一些摄影家则更爱将镜头伸向城市的边际之外。比如画家出身的冯念康。
徽州建筑在冯念康的摄影作品中占了大半。他试图用画面来诠释自己理解中的徽派建筑。它含蓄秀丽,奥僻深邃、凝重孤峭,寂寥幽丽,此之谓隐僻;它典正雅致,庄重高洁,文质彬彬,不染尘俗,此谓之典雅。但在它的寂寥清僻、闭塞偏远之外,更有一种与中国水墨一脉相承的书卷气与灵动之气。
你看,镜头中的民居,已经超脱了建筑本身的意义,在明暗掩映、天光衬托之下,具有了泼墨画的美感。光影变换中,建筑不再是固定不动的,代替镜头说话的,是无声流过的光阴。
是的,人们往往对真实的建筑熟视无睹,却能从图像里突然发现建筑的美,以及逝去的时光的美。朝霞和落日投向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阴影下的雕刻装饰了建筑,也装饰了人们关于时间和历史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