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报社听了一场台湾学者傅佩荣的讲座。
听说这位擅长研究宗教哲学的学者要讲易经,很多不情愿去听讲的人都去了。在新闻演讲厅,场地不大,人也不多。因此,这场报告就有了点沙龙的性质。
傅很能讲,一小时的讲座条理清晰,语词流畅,亲和幽默。先微笑着从儒家思想和现代化的关系解说开去。
说推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可追根溯源至他们的宗教。宗教教人可以拼命挣钱,但须节俭,用节俭下来的钱去改善社会。正因大多西方人信奉宗教,这种信仰加快了他们现代化的进程。
又说,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人性向善”,人的价值超越于一切物质与动物之上,儒学教人真诚(这世界上只有人会不真诚,而动物植物都从来真诚,你从没听说过猫学狗叫吧?)人只有具备了真诚之心,方能引发向善的力量。而向善的力量,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何谓择善:一要内心真诚,二要沟通对方的期许,三要符合社会规范。具备三者,方为善。(我私下嘀咕,儒学推崇的向善,似乎和现代化进程是一对矛盾,我们所见到的现代化已经丧失太多“善”的东西,怎可推动现代化?)
而道家呢?无为无不为。认识到真正的存在是什么。自然千变万化,惟有道不变。得即是失,失即得,成即败,败即成。若能做到不让感情影响到自己的内在,这便所谓“无”的境界吧。我想,理解道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所有的遭遇看开,心平气和。所以傅说,他主张年轻时学儒家,中年以后学道家,知天命以后则可学易经。
但易经毕竟是门艰深学问,乃古人智慧的本源,各家学说的依据,对易经毫无了解的人恐难以听懂。因此最想听的易经部分,傅教授却讲得有些浮皮潦草,不够尽兴。说到占卦,则说,没有不准的。又说占卦三原则,不疑不占,不义不占,不诚不占。它可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一生,只要了解人生的整体构图,知道自己为何有此一生,以及最终将要完成的目标,那么眼前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是,这是个悖论。傅教授举自己母亲的例子,母亲幼时便被人算命,说她命很好,50岁以后躺着也能吃饭。母亲一生被这预言鼓舞,从上海浦东到台湾,生养7个孩子,半生劳碌,但总想那“50岁以后躺着也能吃饭”的好晚景,心里便觉安慰。终于到了50岁,母亲腰椎生癌,半身不遂,真正应了算命先生“躺着吃饭”的预言!因此,傅苦笑道,算命太准,既然命运无法改变,还是不算为好!
我已链接傅佩荣的博客,有兴趣的朋友可去那里逛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