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纸人》的随想(1)

(2006-09-01 15:15:43)
分类: 他人评说

关于《纸人》的随想(1)关于《纸人》的随想(1)

 

关于《纸人》的随想 (1)

    

 

                                                         彭学军

 

     秋天的一个午后,我和殷健灵坐在淮海路的一家宁静典雅的咖啡馆里聊天,用大半天的时间泡在咖啡馆里已成了每次去上海出差我们必修的功课。

    我们的话题很少涉及到文学,我们多半是聊一些彼此关心、牵挂并需要对方知晓、理解和宽慰的故事或感受。所以,在我们的交谈出现一个短暂的空隙时,我不带任何职业性的功利淡淡地问道,最近在写什么?

    她就对我说了《纸人》。说了小说的框架和开头的一个情节。她说得有点激动,我能领悟得到,那是有了一个好的故事、好的想法并写出了一份很好的感觉的激动,它传达给我一个信息,那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于是,我也跟着激动起来。

    我要《纸人》,把它给我!她起初不答应,说已盯好了一家出版社,人家的起印数是五万,你们能印多少?我立即抨击她,情义无价,你怎么能见利忘义呢?她嘻嘻一笑,嘲讽道,你还蛮会当编辑的嘛。

    三个月后我收到了《纸人》的初稿。

    我用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读《纸人》的初稿,在读的过程中,我只是跟着她流丽舒缓的文字拓展的一条引人入胜的隧道往前走,在前面引领我的是一个女孩纤巧的身影,我心无旁骛地追寻着她,许多想法是第二天早上泛滥开来的。

 

    我几乎不骑车,每天都是走着去上班,途中要穿过一所大学的校园,那一段路我总是走得心旷神怡。

    我非常迷恋那迎面而来的一张张青春逼人的脸,宽阔宁静的林荫道,甚至两边五花八门的宣传窗。穿过球场时,有时会冷不丁地砸过来一只篮球,然后一个汗涔涔的大男孩冲过来向你道歉。走过琴房时,经常会看见穿素色长裙的女孩横着一支长笛在吹。有时,前面走着一个细细长长的身影会让我好一阵迷糊——那个背影好熟悉,我在哪里见过她?待我定眼一看她又不见了。

    后来我才明白,那个女孩是从前的自已。

    是看了《纸人》才明白的。

    在远离了一个时代、一段生活、一种氛围之后,有人会站下,转过身去,打量着留在身后的脚印,比如我,比如殷健灵,只是我是下意识的,而她则用了一种对待历史——一个女孩子成长的历史的庄重、理性而又亲切的姿态。

    我在想,什么样的人会读《纸人》呢?那些顺利或不顺利走过了青春期的人,就像从我身边走过的这些女大学生,她们读《纸人》无疑是一种回望,在回望中至少能获得对一段感慨万千的岁月一份最确凿、最温情脉脉的解释。

    读罢后,心里会如静夜悄然而至的雪花一样轻轻地叹息一声——从前,我就是这样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原来我们如花的身体在初放时都充满了共同的羞愧与困窘;原来幽闭在心里的种种扰人的情愫是可以展示在阳光灿烂日子里;原来苏了了对美丽杰出的成年女性的迷恋和向往是那样动人心魄;原来一张张稚嫩纯净的小脸都沐浴过同样的笑颜和泪水;原来……原来怎么就没有谁对我说过这些,我什么时候错过了丹妮呢?

    这样,那回望的眼光里便多了一份对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睿智的理解和宽容,并且以过来人的顿悟递给从前那个懵懂的自己一个欢畅而会心的微笑。

    当然,《纸人》最贴切的读者是那些正处在花季中的少女们,可是对她们我却有些犹豫了。(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