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游客”为什么就不能是猪?

(2012-03-24 10:03:44)
标签:

上帝

湖南

中国骂

凤凰文化

盲目消费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有些游客”为什么就不能是猪?

作者:刘长锋

    我在《中国骂》里面说过中国的国骂,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物拟人,比如什么猪啊、狗啊、鸡啊、鸭啊的,甚至一度连特定的人群都成了骂人的贬义词,比如说赫赫有名的“男足”就是典型一例。很多人习惯在言辞中加进这些人为贬义化的语词,达到修饰或者贬低对方的目的。

    正所谓“白天不能说人晚上不能说鬼。”说国骂国骂就现形,而且声势浩大气势如虹。前段时间,某知名大学教授公然声称“很多香港人是狗”,一石激起千层浪,“狗”很是在华人圈里热议了一段时间。这边厢一波未平,那边厢一波又起。话说针对国内某些旅游景点的不良风气,记者采访了湖南天下凤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这位叶先生,身居公司董事长高位,头顶全国人大代表的光环,一开口就冒出一句国骂来,公然声称:“有些游客就是猪。”以凤凰的名气,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很难相信这波“猪论”不会在舆论圈里掀起一场热带风暴。

    尽管很多网友对叶先生的高论颇有腹诽,喊打声一片,但我仍固执地以为叶先生此言也许不差。

    我有时是个比较感性的人,所以我很相信道德对等理论。道德尽管不能称斤论两等价交换,也无法用具体的货币来衡量,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相互原则,有点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比方说,西洋人大多务虚,他们喜欢拿看不到的上帝做参照。书店老板把来书店购书的饭店老板当作上帝,笑脸相迎;相反,到了饭店里,饭店老板一样会把书店老板当上帝,客客气气。相比之下,国人显得务实了很多,凡事以自我做参照。你来找我办事,不管该不该或者能不能,先给你摆出“爷”的架子,拿出“爷”的脸色;反过来,等你去找别人,也是同样的遭遇。从达官贵人到乡野村夫,莫不精于此道。按照这样一个对等理论来看,如果叶先生所说“猪论”事实成立,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某些场合或者某些情况下,叶先生本人也绝对是猪,甚至可能连猪都不如,他必定有过这样的遭遇和经历。再反过来说,如果叶先生的“猪论”真的成立,那么,我想,一个长期生活在猪圈里的人,一个长期和猪打交道的人,他也绝对干净不到哪里去,身上也总少不了猪的味道,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话又反过来。作为一名资深的旅游从业者,叶先生有和游客打交道的丰富经历。不事稼穑,不知柴米油盐艰辛。叶先生对于国内游客的某些弊病有着深刻的体会,比如他所说的很多游客“贪小便宜,盲目消费,缺乏判断力”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这显然还不够,国内游客的毛病还很多,至少有三点,放眼全球也绝无人能望其项背:一是攀爬踩踏,二是乱刻乱画,三是乱丢乱拉。这三种行为,除了第二种外,其他两种皆有明显的动物属性,不管是猪是狗。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尽管叶先生用词不雅,但也绝非言过其实。

    综合以上,一方面,骂人固然不好,尤其是公众人物,动不动就爆粗口,实在有失体面,所以叶先生先挨一板子,回家闭门思过。另一方面,作为广大游客,也要把屁股拿出来,尝尝板子的味道,回家再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猪?自己有没有过像猪一样?而且叶先生既是旅游从业者,很多时候自己也是游客,和大家一样。所以,到底猪不猪,我们且听下回分解,如果你们还都固执己见死不悔改,那么自封的诨号,你们就一直顶下去吧。各自都干着猪才干的事儿,敢作敢当,为什么就不能大方自己承认呢?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2/0324/01/7TASRP1R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