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控姐到抽烟弟,童心消费见证文化发展的衰像
作者:刘长锋
有一幅搞笑图片,想必很多Q一族大都见过: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嘴里老练地叼着一根点燃的香烟,袅袅的烟雾后面,是一双相当稚嫩却颇有颓废意味的眼神。这位小小的抽烟弟,在媒体的描述中,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从媒体的多次报道看来,抽烟弟并非只是一个,而是有若干不同的主角,并且这些抽烟弟们,绝非只是记者们无聊幻想中的神来之笔,。
作为一个三岁男孩的父亲,我也与很多人一样,有着从童稚中寻找生活乐趣自然习惯。看着孩子一天一个样的变化,看着他通过自身感受与模仿,像个大人一样拿腔拿调地说话,做出一些超出其年龄段的怪异举动来,作为一个父亲,我能从中感受到无穷的欢乐与开心,这是一种享受成长和变化过程的欣喜与发现。我知道,童稚有时就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精神调剂品,没了孩子们充满稚气的欢声笑语和搞怪,我们的生活必将因此失去很多。
就像肚子饿了要吃饭,但却绝不能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不能纵欲式消费。更不能明明肚子饱得很,却要为了看到一副饕餮相,狼吞虎咽硬拿筷子往肚子里塞,否则的话,肚子痛不说,还白白糟蹋了粮食。童稚的自然表现与展露,可以带给我们无穷的欢声与笑语,但这种所得,只能是一种自然的消受与分享,而绝不该是刻意的操作与摆弄。孩子的心灵是一块沃土,它可以让我们分享,但容不得为了纵欲去挥霍。
最近网上再度蹿红的失控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为了成人世界的笑料娱乐,甚至为了某些人的经济利益,一个少不经事,尚对世界一无所知,清纯可爱的小姑娘,硬生生被摆弄出各种不同的姿态与表情。机械式早熟,确实取悦了不少人,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必将因此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拔苗助长,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干拔苗助长的事儿。而且不仅如此,最为恶劣的是,以教会孩子坏毛病坏习惯,教孩子抽烟、骂人等为能事、找乐呵,必将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自小就受到扭曲,脱离自然发展的轨道,成为生活中的傀儡和机械。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没有什么不能被娱乐。当成人世界的绯闻和丑剧一旦成为常态,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炒作,孩子们就难免被娱乐的命运,童稚成了娱乐消费的牺牲品。从孩子身上找乐子,使孩子们原本天真无邪的心灵,过早地沾染上成人世界的虚伪、造作,沾染上更多所谓多元文化时代的不良习气,可以让一些人快活一时,但却足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童年,甚至毁掉他的一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这种对童稚的过度“开发”与消费,也许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成人世界的精神贫瘠与空虚,证明了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发展了无新意、趋于破落的集体衰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