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撑着了,我群发黄段子?
作者:刘长锋
虽然不是新闻专业人士,但对于新闻尤其是新闻稿,多少还是有点小小的心得。比如说标题,一篇文章好不好,标题往往很关键,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把一篇文章读下去,好的标题也可以让大家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这就是俗称的“抓人”。标题能“抓人”、很“抓人”,一篇新闻稿可以说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广东拟规定发300条“黄段子”手机将被停机》,这个新闻可看作典型的一例(1月31广州《信息时报》)。看完标题,就很想看下去,真的很想看下去。倒不是我对一款可能出台的法规有多少兴趣,而是关心自己的手机会不会被停机。至少看完这个标题,心里跳得扑腾扑腾的。说到这里,不好意思,先自我检讨一下,咱自个儿绝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所以呢,在生活中,时不时也会和熟悉的朋友之间发些“黄段子”,恶作剧的垃圾信息。这下好了,超过300条就要被停机。算算我这多年来发信息的“信交史”,可能类似的消息不到300吧,估计也八九不离十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的手机会不会就很快会被强制停机?或者说,政府有关部门还比较仁慈,对于“历史问题”既往不咎.但即使如此,那以后发消息还得小心点了。弄不好还要弄个小本本来,一条条记录着,计算下看看啥时候会踩上300条这根红线。咱不能不有这样的担忧,至少看完新闻标题就是这般感受。
如果依照很多人的惯例,看完标题就得出结论而懒得再看下去,或者因此而愤懑或者郁闷,甚而破口大骂,或许都有可能。但侥幸的是,刚好周末也没啥事,索性耐着性子看下去,孰料看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扎扎实实被记者们忽悠了一把。原来此停机远非彼停机。根据省通信厅有关负责人的介绍,人家的说法是“群发300条或以上垃圾、黄色、发票类短信,手机号码将被暂停使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则会被彻底停机。”看到这里才想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实在是杞人忧天。但这不怪我,只能怪记者。只能说,咱和很多人一样,又一次中了标题党的招。
说实在的,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在熟人好友之间偶尔发个把所谓的“黄段子”实在不是啥稀罕事,至少你说一条都不发或许对我来说就很难。但这显然够不上停机的“标准”,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人家明明讲的是“群发300条或以上垃圾、黄色、发票类短信”,这竿子显然打不到咱身上。咱不会彻底不发“黄段子”,但也绝不会无聊到一次性群发三四百条以上,即使有那么多闲时间也没那么多闲钱啊。倒是那些真真正正的垃圾短信,通过与通信运营商勾结或者机器群发的六合彩、广告、发票类短信,真的很让头疼、很让人心烦。如此看来,这停机整治,也确实该是搞一搞了。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0/0130/04/5U8F5OR70001124J.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