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9月7日《建设市场报》
靠“舆论”改善形象?你就使劲扯吧
作者:刘长锋
如何在日益强势的民间舆论中有效表达自己的声音,中央企业可能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昨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表示,国资委将适时出台有关文件,指导央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工作,包括设立新闻发言人以及相应的新闻发布机构等。(山东大众网9月1日)
任何一个深陷舆论漩涡之中的人,尤其是在被负面新闻彻底包围的情况下,出于本能,都会想尽办法为自己辩白和开脱。这是本能,也是澄清事实真相的一种必要手段。近段时间,系列“洋贿赂”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尽管有关司法部门仍在隔岸观火,但显而易见,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也着实让不少央企感到岌岌可危,很有些惶惑不安。此种语境下,大部分央企,无论是否当事人,都认识了到舆论的重要性,并急于充分利用舆论为自己挽回面子,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但尽管如此,国资委的举动,仍让人感到像扬汤止沸,甚至更有此地无银之嫌。
俗话说谣言止于真相。之所以不少央企丑闻缠身,负面新闻不断,一方面是本来经济账上,内部贪腐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加之近来传闻不断的“洋贿赂”事件,更让网络民意对央企一片嘘声。问题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有则有,无则无,媒体的追责与公众的质疑,毕竟只是自发地对真相的探寻,始终无法代替行政干预和司法调查,从而始终无法进入问题的核心。因为缺乏来自官方的权威结论,所以基于猜测和质疑而起的“谣言”非但不会减少,相反恰恰只会越来越多,只会愈演愈烈。
打一个不雅的比方:一个屁股上有屎的人,站在人群里。大家都知道恶心的臭味是从你身上散发出来的。你该如何去面对?很简单,你要赶紧看是不是自己拉的屎,如果不是,就给大家澄清;如果是,你就赶紧想办法擦干净自己的屁股。如果明明臭味是从自己身上来的,自己屁股有屎,却死活不承认,还信誓旦旦地指天发誓说不是自己干的。那么结局只有一个,除了大家觉得你屎臭味很恶心外,你还要担上不诚实的名声,连名声都彻底臭了。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舆论主动权,当然需要做。但很显然,这不是当务之急,更不是最主要的工作。最主要的是,赶紧想办法擦干净自己的“屁股”。也即是,必须通过国家行政、司法机关和企业自身内部的整肃,尽快把事实的真相澄清,把出现的问题彻底解决掉。据此看来,比之所谓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更急需成立的是一个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严格的纪律监督和法律调查机构,加大对贪腐行为调查的力度。以严厉公正的行政,乃至司法调查结果让公众信服并且无话可说,这才是抛开负面新闻,树立崭新形象的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901/01/5I3C0GHO0001124J.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