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奶能不能换个处理方式?

(2008-11-03 09:24:51)
标签:

问题奶

处理

污染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本文刊于11月3日《扬州晚报》

问题奶能不能换个处理方式?

作者:刘长锋

    昨晚7时许,两车不合格液态奶在广州石井潭村垃圾压缩站销毁,直接排入垃圾站旁的河涌。附近街坊反映,这样的销毁工作前晚已有一次,白天温度升高,牛奶发酵,河涌内散发出的臭气让人难受。(《羊城晚报》11月2日消息)

    前几天珠江污染变黑,此次又被污染变白,一月之内,珠江屡遭毒手,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只可惜的是,今次的污染并非企业排污,而是商家销毁问题牛奶所致。近期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事件,几乎让国人“闻奶色变”。此次问题牛奶和奶粉,主要原因是内含化学物质三聚氰胺。毋庸讳言,过量的三聚氰胺导致结石,对人体的伤害确实不容小觑,但是否就是问题奶粉一无是处,纯粹成了一吨垃圾而非得倾倒、掩埋而后快,非得造成二次污染而后快呢?答案很简单,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齐鲁晚报》10月31日报道,为了把问题奶制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尽可能地减少到最小,山东临沂工商部门把封存的问题乳制品,全部交由能源公司进行焚烧处理,并用来发电。处理了问题奶,又发了电,一举两得。尽管用奶发电多少显得有些奢侈,但比起白白倒掉或者倒进江水造成二次污染,显然高明了许多。

事实上,问题奶粉里所含的三聚氰胺,但三聚氰胺并不是奶制品的唯一成分。那么,把人不能食用的问题奶粉,低价出售或者免费送给农民做肥料,岂不比让农民高价买化学肥料种庄稼和果树更划算?充分利用了问题奶的价值,也减少了农作物的化学污染,岂不也是一举两得?

    一车车白花花的牛奶,被倒进江水中,随着气温的升高,乳制品发酵,恶臭熏天,严重污染了水质和空气,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处理了问题牛奶,却又因此而衍生出新的问题,造成二次污染。对问题牛奶的处理,倒掉并不是唯一的处理方式,而倒进河流更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既如此,何不采取更科学一点的方式,比如用来发电,比如用来种农作物呢?既处理了问题奶制品,避免了对人体造成伤害,也可一定程度减少经济损失,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污染,何乐而不为呢?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1102/14/4POH9M5G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