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上网:愿意听真话更要愿意办实事

(2008-10-09 06:20:01)
标签:

官员上网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官员上网:愿意听真话更要愿意办实事

作者:刘长锋

    领导干部上网,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政坛一个新气象。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官员上网,表明领导干部更愿意听真话、查实情,执政风格越来越亲民、自信、开放。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近日的一项调查表明:在629名地方党政县处级以上领导中,25.28%的经常上网,41.67%偶尔上网(《中新网》10月10月8日消息)

    在一种固执的传统观念中,有25.28%的官员能做到经常上网,似乎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不小的进步。但就事实看来,就这个数据本身而言,非但不值得称道,甚至还多少应该让有关部门感到惭愧,不难让人感觉有失职之嫌。

    有两点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作为政府官员,要做到科学施政、执政为民,最基本的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体察民情。对基层一无所知,对民情民意毫无体察,我们很难指望这样的官员能真正为老百姓做事情。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明显跃升世界前列。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人们更多的生活已经完全依靠网络这一方式来实现。而相比之下,与现实生活相比,网络的快捷性、可匿名性、以及限制较少的特点,使得网络已经成为民情民意表达的主要阵地。作为执政者,要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从科学施政的角度而言,上网应该成为更多官员的常态。在网上直接面对面地沟通,有助于官员更好地掌握民情民意,体察民生之艰。就这点而言,仅仅只有25.28%的官员经常上网,非但不值得自豪,相反却多少有些尴尬。

    同时,信息化作为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色,已经完全浸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办公网络化,信息化,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实现行政的快捷、高效与节能,这是高效廉洁政府的基本标志之一。很显然,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还有将近75%的官员,根本不上网或者不会上网,这无疑是对办公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一个嘲讽。

    就现实看来,25.28%的这个比例,确实有些失调,与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目标相去甚远,也与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本身不相称。但话又说回来,就国内目前官僚体系的基本组成结构和知识层次看来,能有25.28%官员经常上网也算不错了。问题的关键是,上网归上网,即使我们都像媒体所言,那样乐观地认为,这些官员上网都是为了听真话,听实话。但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似乎需要的并不是这样的一个姿态,而是需要看到官员实实在在的现实表现。公众对官员的期待显然并不止于听真话和听实话,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官员能够做实事、出实绩。

    让越来越多的官员能上网、肯上网,让他们能够自觉通过网络技术这一现代手段,及时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体察民情民意,并能把掌握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作为行政的依据,增强执政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要善于听真话、听实话,听了真话、实话之后,更要为社会公众办更多的实事和好事,唯如此,才不至于使官员上网变成一场时装秀,而这也正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官员最普遍的期待。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1008/07/4NND8MB1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