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记种田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慎防官僚的稻田变成“殃田”
作者:刘长锋
湖南浏阳市委书记易佳良同另6位领导干部合伙租下2.8亩稻田耕种。易佳良一再强调租地种田是个人爱好,但此举仍引来关注。(《人民日报》4月28日消息)
如果可以抛开身份和职务,如果可以这么考虑的话,我们不妨给这位热爱田园、喜好稼穑的书记一点掌声。毕竟插秧种田不是什么坏事,比起少部分吃喝嫖赌的,应该说这位书记的追求也是比较高尚的,趣味也是比较高雅的,甚至我们不妨糊涂一点,认为他可以就此了解到民生的疾苦。
但是很显然,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作为个体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抛却其社会的属性。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绕过其现任市委书记这个基本的角色,要从这个基本的前提去考虑问题。根据媒体报道,我们不难发现,该书记的种田行为,虽属个人行为,但却无论如何无法绕开损公肥私甚至渎职这个嫌疑。
根据记者现场采访,陪同书记一同卷起裤腿在田里干活的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司机。司机和秘书并不是书记个人的私有财物,而是政府为其更好地履行好公职,配属给他的社会行政资源,是其在履行公职时的助手。之所以配秘书和司机给他,是为了其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想着怎样科学施政、执政为民,而不是并不是书记的家童或者奴仆。工作之余,书记无权任意支配他们,更不可以个人的喜好剥夺别人休息的权利。而且往返三十公里的路程,长期下去,公车损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从这点来讲,说这位种田书记是损公肥私,其实一点不为过。
一片稻田,从翻地到插秧、除草、喷洒农药、引水再到最后的收获,期间是一个不间断的连贯性流程,缺了哪个环节都不行。期间的劳碌,真正种过田的人心里都明白,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作为市委书记,也就是俗称的“一把手”,负责全市几十上百万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大计。作为全市发展的舵手,如果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领导,时刻把民生和社会发展当作自头等大事,那么,书记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应该干的事情很多,也决不至于闲暇到没事跑到乡下去种田。
书记种田,如果纯属个人行为,我们或许并不能苛责。但是作为为政一方的地方领导,开着公家的车子,带着公家配的秘书和司机,大摇大摆地跑到乡下去钟自己的“自留地”,如此不勤政不务实,公然利用社会行政资源谋一己之私利,显然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而且上行下效,书记带头,歪风不刹,我们只怕书记的稻田迟早会变成浪费国家资源、渎职、惰政的“殃田”。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0428/05/4AJGMKS8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