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接上篇)
公子叔齐 19:26:48
既如此,那么故宫和现在修的复古建筑哪个更能代表文化?
现有的那么好的故宫难道不如一个复古建筑?依照你的观点,故宫都挽救不补了古代文化,那么一个复古建筑如何担当得起这个重任?真的都不行反倒假医生可以看病了?
新作文行动 19:34:06
故宫刚刚修建起来的时候,是真医生还是假医生? 不是全国人民修故宫。只能修旧的,不能修新的,为后代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故宫”就不行? 旧的修好了,然后呢,不能同时修建新的?
公子叔齐 19:36:18
问题是,按照你的观点旧的都没发挥作用,发挥不了作用,那么新修还有必要吗?
新作文行动 19:36:20
何况我们的先贤祠只是个容器,只是让人民有个地方去凭吊和感受体验。
公子叔齐 19:36:51
我们不缺容器,真正的容器是脑子。
新作文行动 19:36:54
全国人民来北京修故宫,还是各地方根据自已现有资源,同步进行? 北京挖掘故宫,山东挖掘孔子,河南利用庄子,你们西安,把黄帝陵弄得好好地。不对吗? 全国各地热火朝天,修旧布新,推陈出新,不好么?
公子叔齐 19:38:37
修习古文化不是建个庙烧柱香那么简单。也没那个必要。
新作文行动 19:39:17
如果中华文化都集中在故宫了,我看山东就没必要了。可事实是中华文化遍布神州,各地根据自己资源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了,你们西安修了个皇帝陵,每年搞搞活动,挺好的。
公子叔齐 19:41:16
呵呵,那个和这个文化城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传承而不是古建筑和书籍,所偶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文化教育做好了,所谓的复古建筑就根本毫无作用。教育已经完全抛开了文化,修再多古建筑有何用?
新作文行动 19:41:20
狡辩。文化传承,不是空话,要有具体项目。搞活动、研讨会、展览、观摩演出学习......
先贤祠里供奉着我们自己的圣人,虽然只是个符号,但是我们至少不是空洞无物,两眼发呆。
新作文行动 19:42:43
叶公好龙。发牢骚都是一套一套的,真要干点事情,都出来挑眼。如果没有校舍,我们的文化教育在露天进行?如果没有场馆,我们的崇拜仪式在梦里举行?
公子叔齐 19:43:37
你知道王冕怎么学画的吗?呵呵。李时珍的医学知识是在房子里研究出来的?
新作文行动 19:44:19
他养了鹅,天天看,可是文化城就是王冕的鹅啊。李时珍的几千个方子是放在猪圈里的?
公子叔齐 19:44:26
你错了。王冕是家穷,没有房子和书本,上不了学堂,自己用树枝在地上画画画成了打画家。
李时珍的知识是他从山上挖来的,不是从故宫看来的。
新作文行动 19:45:23
他恰恰继承了历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财富,成就了自己。
新作文行动 19:45:43
您的意思是,您用树枝也可以跟我聊天? 不需要工具和场所?修建文化场所不是为了让文化有所依托,让传承有所可能,让活人可以体验和参与吗?
公子叔齐 19:45:59
呵呵,不是这个意思。
呵呵,你的意思没有网络人和人就无法交流了?有了网络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什么话都可以讲了?
新作文行动 19:48:02
李时珍山上挖来的本草纲目?哈哈,您真可爱,他首先是个收藏家,把历代医术塞了满屋,学通了才上山的 。
有了网络我们是不是交流更方便快捷?
是啊,树枝子可以交流,电脑也可以交流,这就是文化的场所和工具。
所有文化都需要凭借和载体的。不是跑到山上挖出来,关上门想出来。
公子叔齐 19:49:07
呵呵,那是不是为了所有人都交流方便,国家现在先拿出三千亿给每户没人都配上电脑装上网络?
新作文行动 19:49:35
您这是抬杠了。
是啊,树枝子可以交流,电脑也可以交流,这就是文化的场所和工具。
所有文化都需要凭借和载体的。
公子叔齐 19:50:34
是不是说,有了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像我们这样交流了?
新作文行动 19:51:11
还在抬杠。我们讨论问题不要用“每个人”“所有人”之类字眼。我们只是就一般问题说说一般道理,我不可能把十三亿人都拿来点名的。文化与所有人有关,有些是被动的,有些是主动的。有些人写文章,有些就不必。有些人写论文搞演出,有些人也许就是种地养猪。像您,就是教书育人,把中国老年大学的事业做好。您在一所大学教书,就是文化传承。
公子叔齐 19:51:36
文化难道是某个人个人可以代表?难道不是“所有人”的事情?
公子叔齐 19:53:57
呵呵,好了,我们今天的辩论到此结束。
新作文行动 19:54:10
被我说服了?
公子叔齐 19:54:20
呵呵,你以为?
新作文行动 19:54:27
我总结一下:您把文化抽象了。其实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每个人每件事。
修建文化场所不能根本解决文化问题,但是起码,他让文化有地方存在。
公子叔齐 19:55:17
你把文化狭隘化了,把文化就只认为是古文化。
现在的时尚文化是不是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
新作文行动 19:56:59
是啊,旅游要景点,景点要修建;政治要体制,体制要改良;经济要发展,更要多方面做实际的事情。
我看山东曲阜的文化城,就是个文化旅游景点,这是旅游文化。到文化旅游景点离去逛逛,是新的教学方法。连孩子们都出去逛文化公园、登万里长城。开放的互动的参与的教学,不止在学校里,也在整个社会,全体公民。大家出门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
公子叔齐 19:58:11
辩论是没有输赢的,也是没有结束的,你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也不同。比如说,你很崇拜孔子,但我只欣赏他有用的东西,没有把他当作万能的神。
新作文行动 19:59:13
孔老二?我不崇拜。他算老几啊。
新作文行动 19:59:20
我也是老二,可是我姓刘。
开放的互动的参与的教学,不止在学校里,也在整个社会,全体公民。大家出门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
大家出门,路边修个唐老鸭,我看了一眼,是文化熏陶。单位放个陶行知石膏像,我知道我们有过先进的教育家。文化就是这样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新作文行动 20:01:57
我怀疑您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的。念念讲义就走人。中小学不这样的,这样没人听。自主、参与、互动,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学生要这个,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也要这个,学习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学校(学校也是个场所,按您说法学生们应该到山上去,菜园子里)
公子叔齐 20:02:16
要不要给历史的各个朝代各个帝王都修建一座占地几百公顷的纪念馆?
要不要给孔子礼拜、老子、庄子诸子百家各自都修占地几百亩耗资几百亿的文化城?
新作文行动 20:03:32
又抬杠。至于方式方法,根据各地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没有人说全功统一修孔庙啊。
从尧舜禹一直到乾隆皇帝,从周公到林则徐,满中国到处都是祭祀的庙宇
满中国都是香烟袅袅?
新作文行动 20:04:14
还抬杠。没法说了。
您已经知道我的意思了。
200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