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企招待宣言把谁当成了“糊脑子”?

(2007-09-17 17:25:23)
标签:

时事评论

药企

采购

招待

分类: 杂文、时评

    9月14,38家外资药品生产企业在京签署了《药品推广行为准则》,规定药企招待医生每人每餐不得超过300元,并承诺平时不向医生送礼。如果发现会员单位的医药代表对医生提供金钱,将会立即取消该医药代表的资格。这个标准还禁止了打高尔夫球等昂贵的娱乐项目。(9月17日《中国青年报》消息)看罢这个消息,我想,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心里有那么一股怪怪味道,感觉总不像那么回事。何时我们大家一下子都成了“糊脑子”?我们大家怎么一下子都被人看成了“糊脑子”?

    商业采购过程中,完全抛开价格和产品质量的问题,以请吃、请玩等招待的方式,达成生意的成交,显然正是商业腐败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对于正规的市场秩序,以请吃、吃请等招待行为达成的交易,显然是一种伤害。而对于涉及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危的购销,招待带来的不正当竞争,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劣质品、假冒品充斥市场,进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威胁,对社会的安定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劣质奶粉事件和齐二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余音尚未散去。很显然,这种充满商业贿赂意味的行为,很为人们所不齿,为社会所不容。如果我们仔细解读这份《药品推广行为准则》,我们其实不难发现,这个所谓的准则,貌似规范采购市场,限制请吃、吃请等招待行为,其实却更像是一个把请吃、吃请等本属于暗箱操作的事情,堂而皇之地抬到桌面上来,很有一种使请吃、吃请规范化、制度化甚至法制化的味道。我有了这个规则做护身符,请吃、吃请就有了依据,你就不能说我有商业贿赂的嫌疑。很显然,在这份集体发起的《准则》中,我们没有看到诚意与善意,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支伸向商业贿赂的橄榄枝。这就是我对这个《准则》的反面理解。

    倘若差强人意,非得要正面解读这个规定,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很显然,签署这个协议的不过是38家外资药企,而没有一家是国资的药企。如果正面理解的话,我们姑且认为这个《准则》本身是积极的。那么这么一个积极的《准则》,为何只是38家外资企业,而独独少了国资和独资的药企呢?我们知道,臭名昭著的齐二药,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集体企业转型后,被私人企业并购的国内企业。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食品药品方面最易发生问题的,恰恰多是一些国内的企业。那些能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企业,显然都是有一定市场经验和资质的大企业,一般都很注重市场规则和产品的质量。现在,这些企业出来做个姿态,说我规范招待行为,你们大家看看,我们要规范这个医药采购的市场行为。但是很显然,一些国有的、独资的国内中小药企,这些最容易出问题、最该规范企业,却躲在了规定的后面,它们并没有露面。

    领导来村子里考察养猪业,村长就提前一天,把全村养得好的猪,全部集中到一家的养殖场,养得不好的,统统赶出去、藏起来。领导来了参观后,看到的全部是个大膘肥的猪,就对这个村子里的养殖业赞口不绝,说:“你们村的人真能干、有本事”。考察就这样马马虎虎地过去了,该村年底被评为养殖先进村。但其实养的猪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村干部弄虚作假,他自己心里清楚。但老百姓心里更清楚,他们并不是“糊脑子”。那么,这场游戏玩罢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糊脑子”?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7/0917/07/3OJ0F0UG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