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长锋
刘长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18
  • 关注人气:2,6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河改名申遗,慎防“集体啃老”

(2007-06-21 13:20:38)
标签:

京杭大运河

改名

申遗

集体啃老

分类: 杂文、时评
     吃老的、喝老的、用老的、住老的,一应基本生活开支全由父母家人承担,自己的工资全部玩乐用净,这是近年来在一部分年轻人中存在的现象。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的年轻人,被戏谑为“啃老族”。同样的是,近年来,不少组织,官方的、民间的、半官方半民间的都有,也热衷于挖祖坟、掏老宝。打着保护弘扬民间文化的旗号,今天成立这个神仙研究协会,明天给那个神仙申报遗产,后天又给别一个死去千年的古人正名。大规模的祭奠仪式,大场面的修庙塑像,缺乏严肃的学术态度和明显商业化的操作手段,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大旗后面,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和角逐。靠古人发家,靠神话人物致富,啃古人,啃古迹,甚至包括方兴未艾的古装帝王戏和野史杂编影视剧等等。这种吃祖宗饭的行为,我们也不妨可以看作是一种“啃老族”的表现,而且是一种“集体啃老”的表现。

    “集体啃老”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往往打着组织的旗号,以集体的名义进行,冠冕堂皇,很容易遮人耳目。而且“集体啃老”往往肩扛着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大旗,因而也更具有煽动性和蛊惑性。我们不否认也不反对以严谨的学术和科学态度,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适度开发。但是很显然,历史剧的戏说杂说,基于一种吸引眼球谋得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历史事实的故意歪曲和恶意篡改,对于我们的史实的研究和延续,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糟践行为。同样,拿着公家的银子,大规模的修葺楼台馆舍,祭天拜地,求神问佛,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根据《中国新闻网》6月21日消息:20日在京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协调会传出消息:京杭大运河将“扩容”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更名后的大运河将把隋唐时洛阳的运河段也扩充进来,新增了河南以及安徽的部分地段,涉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http://news.163.com/07/0621/05/3HG4GHAS000120GU.html

    京杭大运河,在修建之初,不管统治者出于何种具体目的,但是其最基本的大的落脚点还是在漕运和灌溉上。也就是说,运河开始修建,注重的就是它的实用功能。注重的是它带给帝王和老百姓的实际效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或者是准备拿到世界上去炫耀,计划着申请个什么世界遗产回来。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实际效用,注重它能在当地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中起到什么积极的有效的作用。所谓的“大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协调会”,我们只要看看名称,就可以知道,它其实不过是一个含糊的没有具体所指的机构,民间组织的意味更浓重一些。根据该会议精神:京杭大运河将“扩容”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涉及城市从18个增加到24个;沿线城市将成立“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由有实力、积极性较高的城市牵头,省政府、省文物部门指导,参与合作、协商和对话。

    以“申遗”为目的,号召“由有实力、积极性较高的城市牵头”。其好面子讲排场的作秀劣性和片面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目的,一目了然。我们的目的很崇高,为我们的东西争取“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名号。所以,你们“有实力的、积极性高的”,也就舍得出银子,肯出银子。你出了银子我活动,为你争得虚名为我争得实惠,大家双赢,多好啊。

    京杭大运河,无论是从开始兴建还是到如今,无疑更多地应当起到的是漕运、灌溉和分洪的作用,而不是争什么遗产。即使说到遗产,遗产是不动产,是自然地放在那里的,并不是说别人不认可就不是你的遗产了。抛却了遗产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所谓的改名和申遗,就不过都是镁光灯下的秀场了。完全抛却了运河存在的本身意义,用古人的行头做道具,运河改名和“申遗”,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是名副其实的“集体啃老”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